•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做好‘土特产’文章”系列报道】 漳州古雷“沙西榕树”:“绿色盆景”成“富民钱景”
更新时间:2023-02-17 19:41:59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探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动向,中国网海峡频道启动做好“土特产”文章主题系列报道,面向全省各设区市、乡镇、乡村及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主体,梳理他们如何通过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好“土特产”文章的举措方法,感受“土特产”大文章蕴含的乡村产业振兴美好图景。

驱车来到沙西镇高山村,一下车,便置身于榕树盆景勾勒的“童话世界”里,只见榕树盆景如人参,似酒瓶,若瀑布,千姿百态,郁郁葱葱,错落有致地点缀分布在村道民居之间,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景朗然在前。

图片1.jpg

千姿百态的沙西榕树盆景,图为人参形状的盆景 刘骏驰摄

沙西镇位于漳州古雷开发区,当地种植榕树历史悠久,有据可考,最早始于宋代,目前保存下来的古榕树有4000余株,遍及沙西全镇,现存的古榕树中,树龄200年以上的还有300多株。1978年,沙西人复始人工培育榕树盆景,发展至今已45年。早在2000年,沙西镇就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榕树盆景之乡”的称号,2011年,沙西镇又成功申报注册“沙西榕树”国家级地理标志。

早期沙西树农不会做广告,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的,作为第一批从做榕树原材料的树农转型为做销售的典型代表,漳州晟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合荣回忆道:“2007年,我们到荷兰参展,外国人看到榕树十分稀罕,纷纷来下单,之后也有许多东南亚客户自己来找我们购买榕树。”

靠着这些海外订单,沙西榕树远销韩国、荷兰、意大利、德国、阿联酋、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41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由于缺乏创新,加上榕树盆景在市场上已经形成过剩饱和,产品附加值低又导致价格一直无法上涨,“沙西榕树”一度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有鉴于此,不少像李合荣、李合有兄弟一样的本土经营者纷纷寻找出路破解困境。“原来我们只是下游供应商”,李合荣告诉记者,“光靠传统榕树种植销售难以盈利后,我们就开始尝试开发与榕树盆景相关而延伸的功能和价值。”

微信图片_20230217194024.jpg

榕树盆景扮靓沙西乡村,图为高山村村道一隅 林锦旺摄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绿化苗木种植与销售、园林绿化养护、水环境生态治理......凭借多年的榕树种植与养护经验,从2015年开始,李合荣探索开发榕树产业周边领域,并争取到多家大型央企、民企的项目合作,将仅限于卖产品拓展为综合服务的业务领域。2021年,由省级科技特派员黄宝华教授带领的“园林植物繁育栽培管理团队”进驻晟友园林,为企业发展更是插上了一双科技含量十足的“翅膀”。及时的思路调整,使晟友园林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原本单一的榕树种植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为综合性园林生态企业。

晟友园林的成功蜕变是当地政府紧紧依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探索“沙西榕树”产业发展突破口的缩影。近年来,沙西镇意识到,产业振兴光有特色产品还不行,还必须走向产业融合、延链补链的集合发展之路。于是,沙西镇通过“互联网+公司+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支持三产融合,不断推动榕树盆景产业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由“卖产品”向“卖产品+服务”转变,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带动树农持续增收,走向致富之路。

如今晟友园林不仅是“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还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李合荣介绍,晟友园林的原料供应均来自沙西镇当地,光长期向其收购榕树的当地农户就有几十家,此外,每年工人用工数量至少可达3000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悉,像晟友园林这样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在沙西还有二三十家。目前,沙西全镇现有花圃500多家,榕树种植面积12600多亩,带动从业人员1.6万人。

微信图片_20230217194035.jpg

在沙西各乡村随处可见由榕树组成的“微型园林”景观 林锦旺摄

沙西宣委翁惠玲表示,接下来,沙西镇正计划充分利用“中国榕树盆景之乡”的优势及“中国根”和“沙西榕树”品牌的名牌效应,进一步扩大沙西榕树知名度。“以前只能被动等着订单上门,现在我们要主动‘出击’,借助媒体广告和参加各种花卉博览会等方式,加快品牌推广,把沙西榕树这个金字招牌‘打’出去,增强沙西榕树的竞争力,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陈佳滢 林锦旺 许泽龙 曾勇 庄艺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