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文学艺术系“绘入青春色彩”同心·乡村振兴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走进晋江市池店镇柴塔村,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由2位老师和11位学生组成,用“墙绘”形式展现柴塔村特色华侨文化,呈现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用实际行动将青春色彩“绘”入柴塔村。
楼主蔡建辉与九十九间 陈思瑶供图
北宋治平二年,当地曾建起木塔一座,柴塔村名因有木塔而名。柴塔村曾获“华侨之乡”美誉,清末民国时村里有90%侨属,主要侨居在东南亚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让村中分布密集的红砖古厝和番仔楼多了些异域风情。
6月28日,服务团成员走进柴塔村,发现村内随处可见红砖厝和番仔楼。在与当地侨属交谈时得知,柴塔村众多旅居在外的华侨们省吃俭用,勤奋创业,一旦积累了钱财,便不忘回报家乡。上世纪50年代,他们为了助力乡村发展,留住乡愁记忆,许多乡贤侨属主动借地,纷纷回乡起大厝,所以,柴塔村的大厝洋楼吸收了海外异国建筑精髓,将闽南厝出砖入石融入巴洛克式建筑设计,带有异国风情色彩的建筑风格。
实践队队员走访调研柴塔村 陈思瑶供图
其中著名的柴塔村“九十九间”洋楼(建于1932年)更是由房主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得以保存至今。这里的一砖一石,是闽南传统文化的缩影,更是广大华侨眷恋故土的映照。
结合柴塔村建筑文化特色,服务团决定通过采用墙绘形式,让艺术与闽南建筑相得益彰。他们认为,墙绘能有效地传播乡村文化,还能提升乡村颜值。
实践队队员完成的墙绘 陈沐晗供图
经过7天的“沉浸式创作”,在柴塔村古厝的红砖墙上,服务团创作的一幅幅蕴含华侨文化与闽南文化、讲述柴塔特色文化故事的主题墙绘作品不断呈现:铭记着柴塔村名、寓意着照亮千万华侨游子“回家路”的“雁塔”,记录着柴塔村木偶戏非遗传承故事的“提线木偶”,结合原有窗户创作的闽南建筑屋顶“剪瓷”,还有闽南人家屋檐上叮咚作响的“滴水兽”……
实践队队员共同绘制墙绘 潘楚琪供图
正值酷暑,服务团日夜兼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调色、描边、上色、晕染,克服了白天暴晒、夜晚调色不利、墙体高度、墙面斑驳等问题,让原本空荡的墙面焕然一新,为柴塔村乡村振兴事业增姿添彩。
服务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墙绘方式生动记录柴塔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让这一堵墙牵动华侨绵绵不断的乡情和源源不绝的乡愁。(朱雯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