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泉州故事”·返乡记 ⑭】许就来:拓荒兴田向振兴
更新时间:2024-07-12 22:35:41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为更好引导广大群众和海内外泉籍乡贤,投身和美海丝侨乡建设,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主办,中国网海峡频道执行,开展“乡村振兴泉州故事”之“返乡记”主题宣传,以乡贤返乡促进乡村振兴为主线,深入到泉州各县市区各镇村,讲述华侨、企业家、艺术家等乡贤群体推动乡村建设、构筑和美乡村的“乡村振兴故事”,营造“乡贤促振兴”浓厚氛围。

霞峰村,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洪梅镇的西南部,因境内有霞溪和瑞峰山而得名。“霞光万道映峰峦,峰回路转景常新。”描绘的正是霞峰村的瑰丽风光。盛夏来到霞峰村,只见成片农田分布在民居周边,田里种植着水稻、玉米、地瓜等,四处郁郁葱葱,随处可见大棚设施,大棚里有辣椒、包菜等蔬菜,俨然一片片颇具规模现代农业基地。

image.png

经过整治的霞峰村农田(局部) 林锦旺 摄

霞峰村眼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谁又能想到,2021年之前,这里的农田并无串连成片,而是呈碎片化,那里几分,这里几畦,它们之间不是撂荒地,就是桉树林,村民仍是传统的自主耕作,缺乏活力,更无效益。加上村里人口流出务工较多,劳动力不足,不少农田逐步荒废。看到这样的萧索状况,在外创业打拼的霞峰村民许就来决定回到村里拓荒种田。

image.png

许就来 受访者供图

“小田”变“大田”

今年已60出头的许就来,是土生土长的霞峰村人,青年时期开始出去创业,曾在厦门经营修车行,在北京等地从事海产品生意,曾任南安就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的打拼让自己成为了霞峰村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2020年以后,许就来萌生了返乡养老的想法,不时回到村里,农田撂荒、小田零星耕作等现状,让从小务农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回来后发现田地荒芜,杂草丛生,相当多的农田抛荒闲置,有些甚至种树生林,我出身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深,对此我深感痛惜。”许就来说道。

常年在外创业的许就来,练就了对国家政策的敏锐嗅觉。他关注到,从国家层面,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农村土地整治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地方层面,洪梅镇出台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发展的农业政策。许就来相信,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回乡加入乡村振兴事业大有可为。

经过深思熟虑,在镇村领导积极鼓励下,许就来终于打消了“养老”念头,决定回归农业再创业,为家乡和自己再“冲”一把。

许就来明白,要搞农业要先有田,而且必须拥有满足规模种植的“大田”。为了达到许就来的要求,洪梅镇因地制宜打破田坎地界,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和霞峰村千亩农田连片整治项目,合理布局小型水源设施及排水灌溉设施,积极开展乡村田间“路网”建设。

image.png

农田整治现场 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小田”成“大田”,许就来创新了“村委会+公司+农户”合作发展模式,以村委会牵头向群众流转土地,成立“南安市顺隆种养专业合作社”。他筹集了800万元对流转600亩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水肥调控等先进技术,跟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客土还田、深耕深松等土壤改良措施,建成水稻、甘薯、大棚蔬菜、大葱、西蓝花等多个农作物种植基地,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就在农田整治的时候,许就来发现,由于长久时间没有使用,农田旁边的沟渠拥积了大量淤泥,几乎完全失去了灌溉功能。为此,许就来自掏腰包60万元,组织村民清淤引水建渠。最终成功建设了5条引水渠,总长3000米,极大地提升了农田灌溉效率,惠及农田600余亩。

同时,许就来还组织了对后垅支流的清理工作,清理长度达1000米,并因此修复了农田600余亩,他还指导种植了100亩优质水稻,努力打造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田园画卷。

image.png

福建省优质早稻新品种示范田 受访者供图

许就来深知,仅靠自己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要想让这片土地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更多专业的力量。

于是,许就来请来了洪梅乡贤、厦门大学育种专家黄荣裕教授、南安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陈意民博士,南安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及农技专家等专业团队实地指导,分期规划建设“生态水稻”、“绿色蔬菜”、“葛仙米”、“特色食材”及开展“生态研学”、“农技科普”和农产品储销运营中心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

在产业园内,许就来与陈意民博士创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露(厦门)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创“葛仙米”人工养殖基地。“葛仙米”全过程无公害培养,品质优良,是绿色健康食品。为了让这一特色产业能够惠及更多的村民,将采取“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发动本镇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及屋面进行人工栽培,形成一个具有南安特色、全新的生物产业。

image.png

大棚种植蔬菜 受访者供图

“先富”带“后富”

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建设家乡的现代农业产业路上,许就来遭遇了诸多挑战。从2021年7月开始,由于疫情的冲击和初期的经验不足,第一年园区亏损了 300万元。

面对挫折,许就来越挫越勇。他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努力探索适合家乡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许就来倾力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融合。他聚焦于水、肥、药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浅埋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以及水肥资源高效利用集成配套技术与水肥双控智能灌溉技术,成功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肥料的精准投放。

image.png

现代设施农业一角 林锦旺 摄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许就来积极运用物联网设备、无人机及遥感卫星等先进技术,搭建起智慧数字化农场管理平台。他还投入了100余万集资购置农用机械设备、建设农用仓库管理房、新建大棚等,平台通过远程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配合无人机、插秧机等现代农用设备,在确保农作物稳产增产的同时,大幅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许就来计划打造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逐步成型,但是这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如何怎么赚到钱呢?农产品如何打开销路呢?

这些问题,对于在外打拼多年的许就来而言并不难。他依托全国各地的“洪梅水产供销大军”,发挥产业、渠道、资源等优势,整合泉州蔬菜批发市场、深圳销售平台和各大商超等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分散+集中”等多元化销售方式,将农产品以购买服务方式销往全国各大酒店、商超及周边农户。

在经历了一年的摸索和调整后,2022年,许就来再次投入100余万元,使园区实现了基本收支平衡。到了2023年,他成功筹集了400万元资金,推动园区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最终实现了盈利50万以上。

image.png

停在许就来家门口的农用机 林锦旺 摄

这一步步的坚持与突破,为合作社发挥更好的带动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耕作、复耕复种500余亩抛荒地,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80多人,就业帮扶低收入农户8人,户年均增收2.2万元,土地流转助力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

“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许就来目光坚定,语气充满着决心。接下来,他计划将土地流转面积扩大到1500亩,协助政府有效减少土地抛荒现象,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优质设施农业,进一步释放现代农业活力,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增收。(林婷 林锦旺 许泽龙 袁丽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