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传播农耕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4-06-04 09:06:11 来源:中国网

中华文化源于农耕文明,作为农业文明的精粹,农耕文化保留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农耕文化赋予了广大乡村以生机与活力,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乡土文化传播,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才能留住乡村精神血脉,稳住农业根基,从而不断激活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繁荣农耕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是维系人类人文血脉的关键,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繁荣农耕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空间,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既有重大政治意义,也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这是推动“两个结合”的必然抉择。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基层实践结合的产物,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永不干涸的营养源泉。农耕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展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推动“两个结合”,不可能也不应该和农村实际脱离开来。同时,“两个结合”又为农耕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动力。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繁荣农耕文化,推进农耕文化传播,继承发展中华文明,推动“两个结合”在农村的深化与发展,才能创造乡村文化新辉煌。

(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提炼本土文化特色,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创作更多反映农民思想实际、带动农民转变观念、激励农民奋发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有助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从而不断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同时,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更好地传播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推进治理方面的有效作用,提升乡村文化教育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提振乡村精气神,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构乡村社会的应有之义。广大村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价值理念、行为标准、社会心理、风俗习惯,这些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创造,构成了农耕文化的基础,作为广大乡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支撑着乡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产业迭代,农民脱离土地,农耕文化的存在形式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构成乡村社会的基本元素,广大村民在快节奏的城市化背景下,回归乡土又变成一种迫切需求,相对于城市的多变与复杂,充满温情与诗意的乡村,显然是更适合有乡土情结的人的生存空间。作为凝聚人心、承载回归的重要基础,农耕文化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富有文化底蕴的乡村,往往成为人民心灵的寓所,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亲情、道德与审美,正是千万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抽象表达。

当前传播农耕文化的主要形式

农耕文化根植于农民生产生活,又紧跟时代潮流,它的繁荣与传播,与“三农”工作高度契合、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与基层社会不断磨合,在广大的乡村展示出独特的生命力与向心力,成为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方式。

(一)从组织机构上,突出多层性。农耕文化的繁荣与传播,根据组织者不同,呈现不同表现形式。上级政府组织。上级政府承担基层文化传播建设使命,即“顶层设计”的文化下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后,在法律层面为公众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了依据,由此,各级政府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文艺活动“下乡”、乡村文化站建设等进入快速增长期。基层组织主导。村级组织借助相关设施,如百姓舞台、远教广场、乡村俱乐部、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常态化入户开展的与传播农耕文化相关的宣传、走访。社会组织引导。民间组织的文化活动,如一些企业结合自身产品宣传或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的文化进乡村活动,还有一些农副产品,本身需要乡村元素加持,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也推动了农耕文化传播。农民群众自发。农村婚丧嫁娶、宗教祈福等民俗活动,如春节期间的游神活动、日常的宗教人物崇拜,还有如一些村庄的请戏文化、赛龙舟文化等等,都是传播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从传播方式上,彰显多样性。以载体分,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物质文化以一定物质形态存在,如已固化成为制度规定的乡规民约、一些知名家族的家风家训,如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其伴随着后代繁衍,对别的姓氏产生深远影响。非物质文化存在于人类精神领域,包括口头传说、日常表述,以及以技能形式存在的传统工艺操作实践,如美食制作技艺、银器制作技艺、茶叶制作技艺等等。以形式分,包括传统和现代。传统方式,如宗教节庆日、传统节假日开展的民俗活动。无论是戏曲、民歌、小调亦或其他文艺活动,扎根于传统农业耕作和农村生活,通过一定形式展现出来,体现浓郁的乡土特征。现代方式,如抖音、微信公众号传播,甚至出现专业团队,他们记录乡村日常生活,展示土特产品或乡村风貌,使得一些原本深埋基层的乡村文化日渐进入大众视野。

(三)从发展路径上,凸显多变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商品化和农业商业化日渐凸显,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逐渐脱离土地,农村人口减少,工商文明的价值理念逐渐渗入农耕文化,农村的文化理念、村民的价值思维相应发生变化,宗族、家族观念弱化,以宗族而依存的农耕文化也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相较于传统农耕文明的保守与静态,开放与动态的现代工商文明逐渐进入乡村视野,非农化、城市化的思想观念慢慢主导了乡村价值文化,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主流,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也日益与城市居民相若。另一方面,城市化进城加快,农民有序进城定居,新生代的农民群体脱离土地,生活与消费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他们不愿也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追求自我实现、注重个人发展、进入城市打拼成为基层较为普遍的价值认同。

新时代传播农耕文化的方法路径

农耕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重构乡村社会基础,增进基层社会和谐,必须加强农耕文化的传播,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广大乡村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振兴在望。

(一)从载体上不断夯实新时代农耕文化的传播根基。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普查,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方言调查等“乡村记忆”工程,通过走访老一辈乡民,以回忆方式,把留存在记忆中的农耕文化物化固化下来,使之可听可看可学可传。建立文化资源库,重点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和数据库。加强乡村文化载体建设,修建(修缮)祠堂、村史馆、文化馆(站)、家风家训馆,开设乡村文化广场,树起乡村宣传栏,讲述村庄文化故事,留存乡村文化技艺,传承农耕文化内涵,让乡土文化传播有载体、能见效、可持续,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注重从文化骨干、退休干部、返乡人员中挖掘培育人才,选拔培养一批乡村文化传承人,通过参与乡村节庆、手工艺展示等活动,将乡村文化遗产,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如故事、工艺、演绎等方式进行传播,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

(二)从内容上不断丰富新时代农耕文化的传播内涵。与乡村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把农耕文化与党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农村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结合起来,让基层党员与普通乡民融为一体,将自身作为乡村的一部分去感知和体悟乡村文化底蕴及精神内核,遵循发源与发展规律,提取淬炼区域乡村文化品牌。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乡村产业布局在哪里,乡村文化传播就跟进到哪里,让文化传播接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文化传播,重点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完善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繁荣基于乡村底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注重和婚丧嫁娶、节庆、宗教庆典等民俗活动有机融合,把蕴藏在乡村生活中日用而不觉的各种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构筑乡村文化高地,持续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擦亮农村美美与共的优秀传统文化名片。

(三)从实效上不断优化新时代农耕文化的传播路径。加强文化宣传普及。发挥主流媒体力量,深挖当地文化特色资源,加强文艺创作力度,宣传部门牵头制作系列接地气、有内涵的文化宣传片、纪录片,创作编排文化剧本、网络电影,以多维度、多方位、立体式宣传展示乡村文化故事。善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村庄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挖掘能够充分体现当地文化脉络和发展特色的元素,提炼总结形成若干接地气有内涵的文化产品,使用影像记录、3D扫描、VR虚拟模拟等现代技术,充分展示乡村文化画面、声音、技艺等信息。注重文化参与体验。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以学习民俗文化、体验乡村生活、实施文化创意等为主题的文化产品,赋予非遗文化、民族服饰、美食产品、绿色作物以文化内涵,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争取社会力量扶持。探索以文化遗产捐赠、社会公共服务等方式,吸引城乡居民和热心企业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文化繁荣的后劲。聚焦乡村特色,邀约社会有识之士,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乡村民宿和特色餐饮,让广大游客在休闲时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村文化传播与传承。(刘再锋 蒋羽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