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传承
更新时间:2022-03-23 14:18:35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刺桐花盛,华美难衰。悠悠古国,华美难败。

我喜欢经籍有三五年。中华上下五千年辉煌有读不尽的经典。从上善若水到论语中庸,从死生之地到兼爱非攻:紫气东来,老子青牛出关;弟子三千,孔孟著述儒道;存亡之道,孙武破竹荆楚;尚贤尚同,墨子守城护道······再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见之不忘,相如赋得郎官;妙笔生花,太白醉绝句生;小楼东风,后主悔词霸成;古道西风,致远辞词状元;红楼春秋,先生十载推敲······文化繁星,一路璀璨,中国从不缺经典。

窗外霡霂,我静静端详方正的字,经典是高山,有人行止。书页背后,有人在暗夜中追寻光明,以身为薪。他们探索,“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们践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高阁中的文字,在岁月中有了温度,有了具体立体的象征。透过史书,少年赤子是霍骠骑千里塞外不灭匈奴不成家,面南而拜是文天祥刑场前为其义尽所以仁至,安国边疆是俞大猷刺桐城下挥棍扫倭谥武襄,驱除外寇是郑成功海峡中乘风破浪复台湾······一代又一代,砥砺风节,精忠报国,至死不渝。是经典成就他们,更是他们成就经典,经典传承从未断裂。

轻轻合上书,眺向更加简朴的时间轴——

二千年前,陈子公做到了,提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九百年前,岳武穆看到了,扛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五百年前,戚继光来到了,说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向更近的史册走去,那里同样有用血铭篆下的史诗。

一百八十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那里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八十五年前,吉鸿昌,抗日战争,那里见证“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六十五年前,邱少云,抗美援朝,那里书写“我们的身后是祖国,为了祖国的和平,我们决不后退一步。”

······

旧人有,新人续,千千万,无穷尽。我打开报纸,是当下疫情,边境冲突。驱除病毒是防护服下的白衣,为民奋战是走乡宣传的党徽,保家卫国是戍边巡逻的锐剑······万万千的脊梁在一瞬间站起来不论出身,不论立场。战士交出了时代的答卷,他们接过前辈的红旗,向前向前,奔赴向战场,与千年前的身影重叠,与黄纸上的墨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叠。一代又一代,传承着沸腾的满腔热血,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这是新的丰碑。他们和经典贯穿时空长河,熠熠生辉,永不断绝。时代会改变,经典会改变,永远不变的是经典背后的精神,不会改变的赤子底色。中国从来都不缺传承报国的人。

我在书上悄悄留下几抹批注,搁下笔。窗外刺桐花如旧,细雨中,更显风华。或许火把会倒下,但是火种永远都不会熄灭。经典如是,有人传承,它永远都不会老去。它只会历久弥新。斯人可远,经典不灭。      

我喜欢经典何止三五年?彼时雨落,此时心动,走近它,再近,再近······(永春一中初二2班 郑琳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