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高校资源助力乡村治理,志愿与青春齐飞扬
更新时间:2021-07-17 08:56:13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为深入了解乡村建设,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与志愿服务精神,7月10日至7月14日,福建农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宁德市古田县金翼村、三明市沙县区南阳乡开展党史学习活动、乡村治理调研及系列志愿服务。

图片1.png 

图为实践队在下党乡支教活动合影。 张欣雨摄

党史常铭记,志愿昭我志

7月10日至11日,在下党乡团委书记王明林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难忘下党》主题展览。该主题馆以展览墙、新闻视频、手稿笔记等多种形式生动表现了下党别样的红色故事。随后,在该地“幸福茶馆”,实践队与王光朝、刘明华进行座谈。73岁的王光朝是下党乡历史变迁的见证人,年已古稀,仍精神矍铄。说起下党乡,王光朝神采奕奕地向实践队介绍了下党乡的风土人情与今昔变化。下党乡党委原副书记刘明华则向实践队讲述起那段艰辛的扶贫工作。位于大山深处的下党乡是浙闽两省三县交界,是寿宁县最偏远的乡村,曾经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

图片2.png 

图为下党乡王明林为实践队讲解。 邱羽鑫 摄

为进一步了解下党乡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实践队成员就下党乡老年人年龄结构、日常娱乐、养老需求等方面进行村道随访、入户采访。在进行深入调研后,实践队发现在当地旅游业较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备的村情下,老年人大部分接受的仍是较零散的居家式养老,且日常的精神活动形式丰富性有待提高,这为本次课题研究中新型养老模式的孵化与创设提供了新的思考与想法。

 图片3.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下党乡王光朝共唱红歌。 郑子仪摄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也主动承担了当地栈道廊坊的清扫任务,助力下党营造整洁舒适的红色旅游乡村环境,得到了过路游客的点赞。此外,实践队还与宁德师范学院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共同组织了下党希望学校暑期儿童夏令营的开班仪式。并由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红歌音乐课”,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快乐的课堂时光。实践队以有趣又富有意义的形式、细心耐心的教学,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高度践行了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

图片4.png

图为实践队在下党希望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陈俐莹摄

古村道韵存,调研村情明

7月12日,实践队到达宁德市古田县金翼村,该村村委林顺萍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东方神庙“金翼之家”。据悉,“金翼之家”是民族、人类、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的故居,居落便是以其小说《金翼》而得名。古村片区保留着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文化底蕴,深厚。金翼村也凭借着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做到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使古村重焕生机。实践队队员在参观中领略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文化魅力。林顺萍还带领实践队成员到达当地果园,向实践队成员展示当地的特色水果“黄金火龙果”,同时还介绍当地的产业结构、特色农业等。几年来,金翼村在保护文物方面付出巨大努力,综合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图片5.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金翼村街边老人对话。 潘侨晟摄

在乐龄学堂,实践队调查了解到,该学堂面向村内老人们开设了开设多种课程,如写字课、音乐课、保健常识与健康知识课等,以“共学、共餐、共伴”模式帮助老年人维护身心健康,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践队深入乡村,通过街边随访,入户采访的方式实地走访了解该村的养老服务现状。了解到当地老人的子女大多外出务工,老年人大多独自生活,缺乏陪伴。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为当地老人提供暖心服务,如教老人学习乐器演奏、陪老年人下棋等。“你们能来我们很开心,谢谢你们。”92岁的许珠妹说道。 

志愿与老同乐,青年送暖下乡

7月13日至14日,实践队赴三明市沙县区南阳乡大基口村的乐龄学堂开展养老志愿服务。实践队员事先准备好了各类课程,丰富乡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实践队法学专业的成员通过开展老年人防诈骗普法课程,以场景表演、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救济等多方面展开,根据大基口村老年人需求,新颖活泼地普及法律。此外,实践队员还带来了简易折纸课程,在“小青蛙”完成的过程中,老年人们相互协作,并与实践队“小老师”积极互动,已经90岁高龄的肖奶奶完成后开心地向实践队成员展示成果。针对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较窄、与当代信息化社会存在一定脱轨的问题,实践队成员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细心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微信、电脑淘宝等较普及便利的网络应用,场面温馨和谐,老年人表示受益匪浅。“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最后,实践队以音乐课作为结尾,共唱《在灿烂阳光下》,在一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课程。

图片6.png

图为实践队与南阳乡乐龄学堂老人合影。 廖阳欣摄

在与该村村委的交流中,实践队得知该村乐龄学堂于每月10号、20号、30号开展课程,图书角、食堂等配套设施齐全,深度落实“共学、共餐、共伴”模式,老年人积极性很高。但该村乐龄学堂的师资资源匮乏,往往需要老师从沙县区赶到该地进行授课,实践队成员的到达一定程度缓解了这种矛盾,实践队约定将利用课余时间把更多类型课程带到乐龄学堂,助力乡村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多地的探访调研,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队对闽东闽西的乡村乡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乡村调研实践能力,磨练了坚强意志。并以专业知识、志愿服务贡献乡村,真正做到将青年力量送进乡村,获得广大村民的赞誉,助力乡村振兴。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负责人、实践队指导老师叶威先提出殷切希望:“各地人文风情不同,而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忘初心,积极践行,进步是可视的。希望这次实践经历对同学们往后学习工作中也有所裨益,继续保持热情,为乡村贡献力量。”(陈俐莹 潘侨晟 郑子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