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街道位于武夷山最核心区域,地处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丹山碧水、大红袍技艺传承等的交融汇聚让武夷山闻名遐迩,旅游也因此成为了武夷街道一直以来的支柱产业。但恰恰因为盛名带来了新的考验:在市场不断对旅游供给提出更高需求的当下,如何继续擦亮传统旅游胜地名片,让“武夷文旅”历久弥新呢?
对此,武夷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烈给出了答案,他表示,近年来,武夷街道发挥绿色宝地、旅游胜地、文化高地、三茶福地、交通要地等“五地”优势,积极探索“文旅+”模式,围绕“融”字打出“组合拳”,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通,加速发展“文旅+茶业”“文旅+农业”“文旅+教育”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万里茶道文化游、茶足径体验游、主题教育研学游等经典项目,深挖“武夷岩茶”品牌的多元价值,打造“溪洲荸荠节”等农旅品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通过释放“文旅+”周边效益驱动“武夷文旅”持续跑出“加速度”。
陈烈在“天心斗茶节”现场 武夷街道供图
探索“茶旅融合”路径 擦亮武夷岩茶“名片”
武夷街道是武夷岩茶的主产地、武夷正岩茶核心产区,辖区内共有茶园3.46万亩,占武夷山总茶园面积的24%,其中正岩山场茶园面积约1.3万亩,有武夷星、瑞泉、北岩、桃渊茗等10多家龙头茶企业。
“茶产业之所以能成为武夷街道的主导产业,固然与武夷岩茶独一无二的‘小气候’自然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同样重要的还有武夷山所带来的旅游叠加效应”,陈烈表示,要不断擦亮“武夷岩茶”这一金字招牌,推动茶产业“更上一层楼”,还是离不开文旅的“加持”。
因此,近几年来,武夷街道依托坚实的茶产业基础,借助“万里茶道起点”、世界非遗大红袍制作技艺等茶文化“烫金名片”,以茶为核,以文化为媒,以旅游为业态,开发多种茶文旅融合项目,不断释放“武夷岩茶”的附加值,持续推动“武夷岩茶”提质增效,焕发新活力。
“斗茶节”便是其中成功的“典型案例”。武夷街道立足“岩茶核心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坐标,每年举办“天心村斗茶节”、“武夷正岩杯”岩茶茶王赛、“海曦杯武夷丛王争霸赛”、“振兴杯”科特派赋能武夷岩茶大赛、“喊山祭”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同时,以天心村斗茶节为样板,在景区北路口定时设置常态化、大众化吃茶点,打造“永不落幕的斗茶节”,让武夷茶文化更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天心村斗茶节期间,武夷街道吸引游客不下20万人。
武夷正岩核心村民间斗茶节已经成为了武夷街道茶事活动的核心品牌,图为2023年斗茶节启动仪式现场 武夷街道供图
陈烈强调,除了武夷山景区外,武夷街道各个角落里都不乏茶文化的“足迹”。为突出全域的“三茶”文化特色,武夷街道将散落各处的茶元素串点成线,从完善基础设施到亮化美化,全方位打造“茶足径”线路,目前已开发高苏坂村小梁山、吴齐村徒步道、柘洋村肖家湾情人谷、樟树村仙人岩及大地指纹茶园、樟树水库、下梅村古茶道、公馆村江源至大水坑、天心村狮子峰与佛国岩、大布村徐履峻至环村路等10条精品茶足径线路。
特色“茶庄园”也是武夷街道探索茶文旅融合项目的有益尝试,去年,武夷街道利用“水帘洞景区”的天心村旧村部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实现茶文化非遗展示、数字生态体验、自然教育基地、茶文旅网红打卡点等集于一体的公益性茶庄园项目。同时,引导茶企业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茶庄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茶旅服务水平。
腊月第一周举办的首届“溪洲荸荠节”鸣锣启幕 蔡瑛 摄
打造“农旅融合”品牌 拉响乡村振兴“引擎”
近日,1月13日上午,一场以“荸荠”为“主角”的首届“溪洲荸荠节”在武夷街道溪洲村上演,现场包括荸荠田“捡漏”、“荸荠王”争霸赛、“荸荠宴”、围炉煮茶“烤荸荠”等系列活动,慕名而来游客纷纷表示,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荸荠”主题“饕餮盛宴”。
除了芬芳甘甜的“生态味”,荸荠节上还推出了“溪洲荸荠”文创IP形象“荸荠小溪”及其钥匙扣等文创衍生品,以及“溪洲荸荠八珍粉”、“溪洲荸荠清肺饮”两款荸荠深加工产品。
溪洲村,为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属行政村,荸荠为该村特色农产品,有二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是闻名遐迩的“武夷珍宝”,有“江南人参”、“地下雪梨”等美誉。近年来,溪洲村立足生态优势,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渐打响“溪洲荸荠”名片。
武夷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烈表示,首届“溪洲荸荠节”集聚了“溪洲荸荠”的多种元素,从原汁原味的农产品生态体验,到深加工养生产品“升级版”的研发面世,再到“溪有好物”农创品牌和“荸荠小溪”文创品牌的“串珠成链”,都是武夷街道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培育富民兴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落地尝试之一。
他指出,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农产品的销售需要仰赖旅游的流量,而旅游发展则需要产业的支撑,“以农促旅,以旅惠农,武夷街道正在努力尝试着探索农旅深度融合的各种可能”。
因此,在“溪洲荸荠节”之前,武夷街道早已在建设“一村一品”的基础上谋划农旅融合:除了天心村的“斗茶节”外,典型的案例还有吴齐村从2022年重阳节开始每年举办的重阳孝亲.素美文化艺术节,以“素食”为主题,将周边的农产品用美食的方式进行展现,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年重阳节时参加游客达到了10万人。
陈烈表示,农文旅融合将是武夷街道今后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比如依托高苏坂村的草莓产业链,未来将打算举办“草莓文化节”等。
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是武夷街道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图为武夷山市第二届重阳孝亲.素美文化艺术节启动现场 武夷街道供图
开发“文旅融合”线路 点亮环带链上“明珠”
武夷街道是一座“文化高地”,辖区内有万里茶道起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下梅村,省级河湖文化遗产下梅当溪。街道还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赤石暴动与虎山庙大屠杀旧址、徐履峻故居等文保单位64处。对此,文旅融合自然成为了武夷街道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力抓手。
陈烈一直强调,围绕武夷山风景区这一核心,从核心区以外寻找武夷文旅的新增长点,而近年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建设让他看到了新的契机。
据介绍,在“环带”建设规划蓝图里,武夷街道有4个村在其中。对此,武夷街道以这4个村为核心,串联周边乡村,立足各个村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融入多元业态,盘活文化资源,助力文旅融合逐步走深走远,真正推动“好风景”变成“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陈烈(右二)走进乡村召开现场办公会 武夷街道供图
结合公馆村的武夷山茶廉教育基地、印象大红袍、印象建州等现有资源,盘活公馆村办公用房约300平方米,串联公馆小学、公馆村农贸市场、公馆大桥、三姑度假区商贸中心、国贸大酒店、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等7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访的重要点位,打造“探源主题研学线路”。
围绕“万里茶道起点”招牌,推进下梅村万里茶道展示馆、共享茶厂建设,引入剧本杀、宋风雅集、书吧、点茶等“潮流项目”,丰富梅溪沿岸业态,打造具有万里茶道起点游览线路。同时,完成纵八线路灯、沿溪夜景灯以及下梅桥路段路灯供电对接,点亮“夜下梅”品牌;
发挥武夷山旅游、经济、交通相汇之地的地理优势,角亭村按照3A级景区打造水庄,以武夷茶文化为特色主题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写生露营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将水庄建设成为“武夷水上威尼斯”,打造美丽乡村庭院。
针对吴齐村丰富的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打造打造“五CHAN”在吴齐系列主题项目,如“馋”在吴齐,集中打响茶树花啤酒、吴齐山宝(如香菇酱、菌菇料头、油泼辣子等)、吴齐大米等农特品牌;“禅”在吴齐,针对吴齐青云禅寺进行提升建设,立足吴齐村“禅文化”特色,打造“禅”意悠悠的自在吴齐;等等。(林锦旺 施德书 曾勇 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