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位于洛江区北部,与莆田市仙游县相邻,西与南安市毗邻,南与马甲交界,北与虹山乡接壤,全镇面积108.49平方公里,文旅资源丰富,侨文化深厚,资源禀赋优势突出。镇域山环水绕,享有“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美誉。先后获有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镇,“走读泉州”大型融媒体主题报道首批推荐名镇的荣誉。
罗溪全景图
经验做法
近年来,罗溪镇以“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创建为契机,按照“一心一带五集群六片区”的发展布局,将流域沿线打造成集特色文化体验、滨水休闲度假、民俗节事体验、多元文化研学、乡村美食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溪田休闲风光农文旅融合产业带。以全国文明村前溪村和洪四、后溪等省级示范村为牵引,有机融入“绿水”风光、“红侨”文化、“银发”康养等元素,走出了一条文旅新业态融合发展新路径。2024年全镇乡村旅游人数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00万元,增幅均居全区前列。
巧用亲水资源,点亮“绿水”风光。罗溪镇水资源丰富,辖区内主要分布有木兰溪和晋江东溪支流两条流域,南北贯穿全镇17个村。罗溪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400万元到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在“治水”的同时,立足产业和特色发展“亲水”项目,以后溪水上慢生活区、锦溪露营基地、龙潭溪风景区为核心,推动“产景村”融合发展,串点成线,打造了一条集观光游览、亲水休闲、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绿色风景线。亲水景区、景点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300万元。
深耕文化沃土,擘画“红侨”图景。罗溪镇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技艺、3个区级传统技艺等,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也是著名的侨乡,现有华侨华人约7万多人。近年来,罗溪镇不断探索开发“红侨”文化旅游路线,今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打造提升“侨”情会客厅、翁山村乡村博物馆、洪四村红色荣耀基地等“侨”的建筑,发现挖掘罗溪人担当作为、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等“侨”的精彩故事,结合本土地道的非遗展演讲好侨情侨史,实现侨乡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引资引智引力的有机整合。
影剧院
打造乐龄旅居,发展“银发”康养。罗溪镇另辟文旅新业态,致力于打造“全龄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托罗溪镇省级森林公园,链接罗溪卫生院医养大楼,结合景区、田园、古建筑群、花卉基地等6大区域,打造旅居享老新模式,融入非遗技艺及文创品体验展示,发挥“农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以健康养生、医疗服务、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整合优势资源,发展集健康旅游、中草药种植、养老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银发”康养产业。
启示
做大做响文旅品牌。罗溪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巧借民俗活动、主题活动将文旅品牌有效的推广出去。以两岸关帝文化节和“溪”游记夏日亲水活动的契机,培育“非遗+文创”“非遗+节庆”等业态,增进对外交流,扩大罗溪镇乡村品质游影响力。
做优做细服务保障。从服务设施、服务机制和服务品质着手,做优全要素服务链。结合乡村情怀打造特色旅游民宿;
探索配套电瓶车、自行车租赁等服务,将景区与周边侨居、古大厝建筑群等点位串联起来,方便出行体验。聚力打造文旅讲解员队伍建设,全方位为游客提供咨询接待服务。
做精做强产业融合。以“一县一溪一特色”项目建设为契机,罗溪镇充分挖掘流域沿线资源,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建设溪田、花卉观光产业的同时,打造非遗工坊,深耕研学资源,发展“银发”康养经济和乡村“夜”态经济,不断把风景变成产业,将文旅经济做大做强。(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