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
八闽文脉·地理 | 海洋遗珍:泉州“海门”千年渔村
更新时间:2023-10-09 22:04:30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位于泉州湾晋江入海口的鹧鸪山下,泉州丰泽区东海中央活力区内,有座古老的小渔村,蟳埔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由于扼守泉州出海口的“海门”,宋元时期,这里商舶云集,千帆竞渡。明清之际,这里成为泉州海防的重要依托。

美丽富饶的蟳埔渔村(来源: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依海而建的渔村,海上通道和海洋贸易的双重力量,塑造了蟳埔村别样的民俗风情。从渔村到社区,蟳埔仍保有的民俗文化折射了泉州海洋文化的缩影,堪称“海丝遗珍”。

蟳埔村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泉州港北岸,它曾是无数远洋商船通往世界的出发地,带着宋元中国海洋文化的显著气息。(洪志雄 施晓亮 绘制)

泉州“海门”的前世今生

据清代嘉庆年间《西山杂志》记载,晋唐之际海滩也,宋时渐涸成陆地,元明之际始有村落。由此可见,蟳埔村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天启七年,官府在山上建“鹧鸪口铳台”以防海寇,今之“枪城”即当年炮台旧址。过去,这里地处晋江入海口的突出部,是水路进入泉州城的“咽喉”。清初,“鹧鸪巡检司”设于此,成为护卫晋江入海口的重要依托。

蟳埔女民兵泛黄的老照片。20世纪70年代初,陈敬船(左二)在枪城附近站岗放哨,泛黄的老照片重现了当年的历史。对于蟳埔当地人来说,枪城见证了他们的岁月,是一栋寄托着特殊情感的建筑物。(陈敬聪 摄)

站在晋江的入海口“枪城”所在地,泉州湾跨海大桥如同巨龙卧波,横跨两岸。当潮水退去时,裸露于海滩上的礁石,依稀可见海蛎附着的身影。

东海中央活力区(许群雄 摄)

如今,当年的“鹧鸪巡检司”所在地,已经建成鹧鸪巡检司湿地公园,吸引着游人驻足。沿着美丽而宁静的海湾,泉州丰泽区东海街道后埔、金崎、蟳埔一带,东海中央活力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悠久浓烈的海洋气息

宋元时期,泉州晋江下游一带,曾是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的重要聚居区,独特的地理区域造就的海上贸易通道,使得蟳埔村的民情风俗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蟳埔女习俗带有悠久而富有浓厚的海洋气息,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蟳埔“簪花围”(来源:海峡都市报)

据《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记载,蟳埔女所戴头饰的素馨花,据传来自南宋阿拉伯人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的私家别墅“云麓花园”从西域移植而来,延续至今,洋溢着浓厚的异域文化气息。

蟳埔蚝壳厝(陈敬聪 摄)

沿海民间流传有:“千年砖,万年蚵壳”的俗语。

用牡蛎壳装饰的蚵壳厝。(来源:泉州文旅)

蟳埔蚝壳厝所用的大蚝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的“压舱货”。完整的蚵壳厝在东海街道有三十多处,而蟳埔村就占了一半,保留宋元时期泉州海洋文化的显著印记。

曾任泉州市政协副主席的陈敬聪在蟳埔村出生,30多年来,他以独特的镜头捕捉蟳埔女的美丽,将所拍摄的影像资料集结成册,著有《蟳埔女》一书。

蟳埔女习俗(陈敬聪 摄)

“蟳埔女独特的乡土民俗风情理应得到人们的珍惜,更应成为文艺界、民俗文化界、摄影和考古界追寻和研究的对象。”陈敬聪认为蟳埔民俗文化并不局限于“簪花围”或蚝壳厝,还包含了传统民俗赖以存在的生产空间和生活方式,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保护对象。

蟳埔渔村风情(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随着“簪花围”“蚝壳厝”成为旅游打卡热点,游客大量涌入蟳埔。

蟳埔成为网红打卡地。(田米 许冬福 摄)

目前蟳埔“簪花围”门店增加至100多家。渔人码头上的游客“头顶花园”穿梭如织,这座保留着海丝“印记”的千年渔村,迎来了被看见的“高光时刻”。

蟳埔扼守晋江入海口(陈敬聪 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