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远隔千万里,维权如隔三秋长。”曾有被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有“中国品牌之都”美誉的福建省泉州市,检察机关通过出台快速维权机制、运用大数据赋能等方式,联合行政执法和司法等力量,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着力破解企业打假难、维权慢、维权成本高等现实困境。
“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保护,让企业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更加自信地‘走出去’!”日前,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匹克集团总经理许景南在参加泉州市“数智检察中心”揭牌仪式暨刺桐检察法律沙龙活动上有感而发。
保护一视同仁 擦亮品牌之都
“天龙”牌油墨是广东某企业品牌产品。2021年3月起,涂某向泉州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与“天龙”牌油墨同规格、未贴标的油墨产品,并将购买的假冒“天龙”牌商标贴在上述油墨产品外包装上对外销售。经查,涂某购买未贴标的油墨产品8270桶,在贴上“天龙”牌商标后销售7209桶,销售金额近300万元。
2021年12月,泉州警方接到被侵权企业的报案,在侦查终结后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围绕涂某犯罪行为性质、非法经营数额等,继续引导公安机关侦查、补强证据,最终认定,涂某的行为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性。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和量刑建议,已依法作出判决。
“检察机关不仅要保护本土企业知名品牌,对省外品牌、国内国际品牌的保护也要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2022年以来共批准逮捕25件41人,提起公诉145件214人,涉及罪名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侵犯著作权罪等,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品牌之都”形象。
据介绍,依托泉州市检察机关推动建立的“泉州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协作机制”,企业知识产权侵权投诉得到了快速处理,从最短3天再缩短至24小时,极大缩短了企业维权时间,降低了维权成本。
严惩恶意投诉 守护市场信心
明明已经取得服装销售授权,却为何在网店上架后屡遭人投诉侵权?
自2020年8月起,苑某、殷某和于某抓住商家担心网店被网络销售平台扣分,影响店铺信誉导致店铺被封杀的心理,采取恶意投诉的方式,向已取得服装销售授权的网店商家勒索钱财。同年9月,苑某、于某又拉李某“入伙”,截至案发,该团伙非法获利7万余元。
石狮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苑某、殷某、于某、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手段强行勒索他人钱财,其行为已涉嫌敲诈勒索罪,遂依法对4人提起公诉。近日,法院分别判处苑某等4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一年五个月不等的刑罚。
随着电商产业的腾飞,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需加强。泉州市检察机关进行“一案一总结”,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严惩恶意投诉或恶意诉讼者,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今年1月,泉州市检察机关在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中,通过建模筛查知识产权诉讼数据,排查出辖区外某贸易公司可能存在恶意诉讼情形,并在查实后依法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今年2月,泉州市检察机关成立了“亲清护企”团队,组织普法宣讲团,走访30余家重点企业,收集企业对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需求和意见建议,了解企业专利申请、商业秘密保护等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开启“亲清护企”绿色通道、拓展维权渠道,帮助企业织牢知识产权防护网。
数据赋能治理 保障创新驱动
今年4月27日,作为福建数字政法应用一大成果,泉州检察“亲清护企”大数据服务中心,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亲清护企”大数据服务中心涵盖企业及企业从业人员合规刑事数据查询平台、“司法+征信”辅助办案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监督平台和涉台信用数据查询平台四大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监督平台可为知识产权诉讼监督提供检察类案大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挖掘监督线索、发现制度漏洞、参与社会治理,也有利于企业及时规避相关风险。”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李晓玫介绍说。
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监督平台已上线运行一期项目,通过多源数据的集成分析,对关键信息进行自动抓取等,及时发现并助力解决相关诉讼监督及社会治理问题。据悉,泉州市检察机关依托该监督模型已发现摸排相关线索105条。
李晓玫告诉记者,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在海丝中央法务区泉州片区设立“数智检察中心”,一站式、集中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检察服务保障,真正将检察服务前移到法务区企业的“家门口”。
“‘数智检察中心’的投入使用,为保护知识产权赋能,也为辖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许景南希望,检察机关能以数字检察建设为契机,融合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职能,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