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栏
惠安县构筑多方行“动”帮困体系,为退役军人生产生活筑起三道防线
更新时间:2023-07-25 14:43:27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中国网福建讯  长期以来,惠安县按照全方位、反应早、环节少、效果好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困难帮扶体系建设,从安全、生活、家庭等方面,不断提高救急济难水平,为退役军人逐步构筑“自动覆盖、联动常态、主动关爱”的帮困工作新格局,实现困难对象应帮尽帮、帮扶服务规范高效。

第一道:为安全兜底,实现“自动覆盖”

每年以不记名方式为全县退役军人投保意外伤害险30万元,并纳入为退役军人办实事项目。现已理赔31起,共20.43万元。

自动生效,保障全覆盖。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涵盖意外身故、意外残疾、意外医疗3类,其中意外身故、意外残疾赔偿限额3万元,意外医疗赔偿限额5千元。在军人脱下军装后,自动覆盖生效,为惠安退役军人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实时跟踪,服务全覆盖。由县退役军人局协调并对接人保财险公司,向符合理赔条件的退役军人,安排专员实时跟进。通过入户、电联等方式,立即对退役军人或其家属开展调研工作,一次性告知理赔相关事宜,指导其做好出险衔接工作,对理赔材料只从材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形式审查,极大缩短了理赔流程,确保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给予理赔。

结合工作,宣传全覆盖。充分利用常态化联系、节日走访慰问、联系回访等工作节点,结合“我与老兵面对面”宣讲、专场招聘会、士兵退役返乡接送等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保险服务驿站拓展宣传、镇村服务站入户、印发彩页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将意外伤害保险等帮扶解困政策广而告之,让退役军人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

第二道:为生活兜底,构筑“联动常态”

通过把部门、社会帮扶力量整合起来,打破帮扶工作分散用力、沟通不畅的桎梏,坚持热情服务,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对困难退役军人施以援助。

三级联动,强化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三级服务阵地作用,以常态联系、入户走访为着力点,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时关注退役军人思想动态以及家庭、工作、生活等情况,真正做到精准识别人员、精准对标需求。目前已逐户调查摸底,确认179户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并完善一户一档,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此外,及时关注因突发重大变故导致暂时性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根据困难原因提供相应帮扶援助。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困难退役军人数据统计,动态掌握各镇服务保障工作运行情况,回访已得到帮扶援助退役军人,实现帮扶对象的进出有序。

上下联动,用全帮扶政策。积极联动上级帮扶援助举措,用准用好省、市临时救助、“解三难”等困难帮扶政策。2022年以来,为27名困难退役军人争取省、市困难帮扶资金14.5万元,为100多名退役军人发放市、县两级“解三难”补助资金30多万元,为3名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发放助学补助金1.5万元。

政社联动,优化补充保障。尝试引入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志愿服务队等社会专业资源和社会拥军力量,结合各自业务领域特点,通过发放救助金、慰问物资、购买服务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助力退役军人脱困。2022年7月到9月期间,泉州德诚医院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2023年,退役军人供销服务驿站为全县困难退役军人全覆盖发放价值300元的慰问礼包;县慈善总会、济困公益慈善协会等定期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并发放慰问金或慰问品;县乡医协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入户开展慰问、义诊、清洁等志愿活动。

第三道:为家庭兜底,落实“主动关爱”

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为困难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生活兜底保障。现已为78名重病或发生重大变故的退役军人家庭,发放帮扶援助资金21.9万元。

举措机制化。密切财政、民政、退役军人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沟通联系,汇聚各部门帮扶合力,实现对困难退役军人的集中帮扶。2022年9月,率先制定《惠安县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方案》,并建立每月定期审核机制,实行一事一批,在保障退役军人享有公民普惠待遇的基础上,给予临时性、过渡性的帮扶援助。

内容全面化。深度考虑遭遇重大变故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将具有惠安县户籍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本人及其家庭或长期在我县居住且工作生活满一年以上的非惠安籍退役军人全部纳入可帮扶对象,并将意外伤害、生活困难、重大疾病、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等多种情形纳入帮扶援助范畴,切实把党和国家对困难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流程简约化。以信息精准识别为基础,秉持“少跑路、一次办”的服务原则,积极指导各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把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和相关政策宣传纳入常态工作,并明确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落实专人跟进,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退役军人或发生重大变故的军人家庭,积极帮助申请,结合强化审批办理时效性,提高帮扶对象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