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做好“土特产”文章系列】武夷“新茶人”的“新茶路”
更新时间:2023-04-24 18:12:54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探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动向,中国网海峡频道启动做好“土特产”文章主题系列报道,面向全省各设区市、乡镇、乡村及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主体,梳理他们如何通过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好“土特产”文章的举措方法,感受“土特产”大文章蕴含的乡村产业振兴美好图景。

谷雨刚过,“闽茶重镇”武夷山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茶季,抖音账号“武夷老王”也进入了“超长直播时间”,它将对准走进“不止山房”体验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年轻人,呈现他们做一回通宵达旦的“制茶师傅”的场景。

“武夷老王”的主人叫王皓伟,其实是一位阳光帅气的95后“大男孩”。这个被他命名为“不止山房”的地方,属于武夷山武夷街道茶厂六区,正是他的老家。他出生在典型的制茶世家,奶奶原来就是武夷山茶厂的员工,父母亲也从事制茶,茶园分散在武夷山景区内外的各个山场,是王家几代人的积淀,王皓伟从小就在耳濡目染着氤氲茶香中长大。

大学毕业后,王皓伟在武夷山五夫镇做了一段时间的“村官”,后来,如火如荼的岩茶行市让他再也坐不住了,“感觉老家的茶园都在喊我回去”,在取得父母同意后,他决定放弃“铁饭碗”,回家做一名“茶农”。当时是2017年,王皓伟22岁。

image.png

王皓伟在不止山房前查看茶青萎凋情况 受访者供图

回家后,王皓伟便着手改造老家的房子,一楼茶室框上落地玻璃窗,门前的武夷山玉华岩山场一览无余;二楼安上榻榻米茶室;黄土坯墙画上萌版白袍僧侣、抹脖子的哪吒大头照,门扇上贴上自书的自由狂草体对联;室内,吉他、卡通手办等点缀其间,与传统的岩茶泡具、制茶罗筛等交相融合……一番“折腾”,让原本普通的土坯房整个散发着年轻新潮气息,王皓伟将这个空间取名为“不止山房”,他想要传递的理念是“这里不止有传统的制茶工坊,还有从制茶饮茶中引发出的你想要的”,他认为这个理念就是时下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我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不植入、强加、灌输任何东西,你来了你自己体验”。

对于王皓伟来说,“迎合年轻人”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审美本身,更重要的是,他认为,目前岩茶消费群体里,虽然年轻人的占比不高,但正因如此才具潜力,随着时间推移,“95后一代”必将成为岩茶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因此,要培育这个消费群体,“必须站在这个群体的角度,思索他们的口味因素、审美特点、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消费形式等,从而制作出契合该群体饮用的岩茶产品”,对于王皓伟而言,他有一个天然的参照系,便是自己,作为武夷茶人中的“新生代”,王皓伟在推己及人中走出一条“新茶路”。

image.png

用土坯房改造的茶空间 林锦旺摄

春雷响彻,一阵急雨飘洒,坐在“不止山房”,从落地玻璃窗往东望去,玉华岩附近的茶园一篇新翠,四周沉静,仿佛可以听到茶芽伸展的声响。王皓伟从福州带过来的几位年轻人便准备在这个茶季里,体验茶人如何“一夜换一叶”、将这片“岩上奇茗”转化成“岩骨花香”的过程。

王皓伟认为,“沉浸式体验”是年轻人的特有消费方式之一,而拥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多数聚集在都市中。为了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王皓伟便在人群熙攘的福州三坊七巷的郎官巷里开辟了一处岩茶的体验空间,将“不止山房”延伸到了省会城市,实现了“从消费前端到岩茶源流”的贯通。

image.png

三坊七巷里的茶空间吸引着年轻游客前来“打卡” 林锦旺摄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王皓伟在这个空间里布置了很多“打卡式体验”的环节,包括桃花布景、后现代书法墙等等。这个场所是典型的带有天井的两进式传统院子,10多个茶座就摆在大厅、天井和两边厢房里,区别于很多茶馆,这里没有专门的茶艺师,人来落座,根据消费价格提供相应茶水,自行泡饮,有兴趣者需要讲解的,王皓伟才亲自出马,在交流过程中,将岩茶的冲泡方式、制作工艺、山场特点、品饮事项等自然地“灌输”给对方。此外,每周或每半月,王皓伟还会不定时联合福州当地有关部门在这里举办“武夷岩茶制作体验沙龙”,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进行报名,引导更多年轻人接触岩茶,而更沉浸式的体验则是在每年的采茶季领着年轻人走进“不止山房”,让他们自己完成晒青、杀青、摇青、烘焙等一套流程,“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热爱岩茶”。

image.png

“武夷岩茶制作体验沙龙”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 受访者供图

为了迎合年轻人重轻好甜的口味,王皓伟在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上进行了改良,“摇青时将发酵程度降低,同时降低烘焙时的温度,比如原来是130度,现在用100度”,轻发酵制作出的岩茶口味较轻,“锐则浓长,清则悠远”都是岩茶的味觉特点,所以,“即使清香也是岩茶”。

image.png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武夷岩茶“三坑两涧”的核心产区,感受岩茶生长环境 受访者供图

三坊七巷的这个空间,不仅是不止山房的延伸,其所在地,原来就是清末民初闽北茶商在福州的集聚地“建宁会馆”,目前还是福州“世界茶港”共享茶空间。当时王皓伟选择这里,除了三坊七巷的获客优势,最重要的是“建宁会馆”背后的那段岩茶辉煌往事,因为,他认为,做好工艺和产品还不够,要真正抓住年轻人的心,“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从回家创业那一刻开始,王皓伟就一直在思索武夷岩茶从武夷山到福州的文化脉络。

福州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称为“世界茶港”。武夷街道下梅村是万里茶道起点,闽北茶叶一路从此北上终至俄罗斯,一路则随建溪而下,入城可到达三坊七巷的大、小水流湾,闽北客商于一八二一年在郎官巷设立会馆,至一八七一年,福州口岸输出的茶叶占全国的44%,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0%。因茶叶春秋两采恰逢“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两次诞辰,故形成了“茶帮拜妈祖”习俗。2021年11月5日,“海上福州”之福州特色商帮信俗文化暨三坊七巷天后宫200周年庆典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启幕,该活动见证了海峡两岸联合申报的“茶帮拜妈祖(福建闽商特色海丝信俗)”列入福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皓伟成为了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之一。

image.png

建宁公馆里的“茶帮拜妈祖”海丝同源非遗福文化共享茶空间 林锦旺摄

王皓伟发现,“茶帮拜妈祖”信俗是从“万里茶道起点”到“世界茶港”的茶商前辈们的精神纽带,它蕴含着闽商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和闽台特色,其中内涵的文化根脉更是他们这一辈所应该坚守和传承的,只有如此,走进新时代的“新茶人”才能更好地让“中国茶”与世界接轨。(林锦旺 曾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