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
探千年文脉 品万种风华
——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更新时间:2024-06-27 15:00:18 来源:中国网

6月26日,“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于6月27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为3个月。

走进展览,便如同走进建盏的广阔天地,领略土与火锻造出的璀璨文明。据了解,本次展览精心遴选了135件古代建窑建盏及相关文物,同时展出298件当代建窑工艺品。展览共分为“古韵悠长”“啜英咀华”“星河流转”“匠心独运”“薪火相传”五个单元,从考古发现、文化内涵、艺术风韵、工艺传承创新、新时代新发展等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建窑建盏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工艺创造。

image.png

詹桂溪-青丝玉毫  主办方供图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其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产品以碗类居多,文献称之为“瓯”或“盏”,统称为“建盏”。宋时斗茶之风盛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作《斗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其中,“紫玉瓯心”指的便是建窑生产的兔毫盏。建盏的黑色釉面适宜衬托茶沫的颜色,被认为是最佳的斗茶工具,因而在宋时迅速风靡,形成以建窑为中心的窑业集群,建盏远销海外,促进了中国古代制瓷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image.png

杨敏-鹧鸪斑大束口  主办方供图

建盏被称为“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品”,匠人在烧制建盏的过程中,釉液在自然状态下流淌,形成釉面上的独特斑纹,如“油滴”“兔毫”“曜变”等品种,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image.png

陆金喜-江山永固  主办方供图

看古代文物、观现代作品、感建盏文化,开幕式后,专家学者走进展览沉浸式地体验、感受建窑建盏的魅力。

“从历史的角度看,建窑建盏自唐代开窑到宋代达到一个高峰,其在中国陶瓷的文化历史当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很高的地位。”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说,这些传世之作、历史遗存,能够更清晰印证这种陶瓷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近距离观赏这些艺术珍品,可以增强当代人对陶瓷文化的认知,提升文化自信,也为开创我们今天更美好生活的多元化打开一扇窗。

image.png

蔡龙-百花迎春瓶  主办方供图

“作为一个陶瓷史研究者、学者,很高兴看到,通过建盏匠人的大量努力,恢复了建盏烧制技艺。”“匠心独运”单元的展板简述了建阳匠人在复原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看着这些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候样祥颇为感慨。他说:“建阳是独一无二的当代黑瓷产地,在振兴中国黑瓷产业方面,建阳黑瓷大有可为。所谓‘美食不如美器’,建阳的建盏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器,它对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诉求,以及中国式的美好生活有重大贡献。”

image.png

廖设生-祥云柿红盏  主办方供图

在“薪火相传”单元,陈列了器型各异、釉色多样的当代建盏及建窑工艺品,流连于此,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黄宝庆赞叹连连。 “当代建盏的器型、釉面继承了宋时风韵,但现在的建盏匠人在守正的基础上又做了创新,比如我们看到当代建盏的釉面是多元化的,这可以说是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黄宝庆说,通过国博展会这个平台,建盏匠人们一起交流学习,对他们未来的创新会有积极推动作用。此次开展,也能助力建盏未来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平台。

今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授予建阳区“中国建盏之都·建阳”称号。 “建阳获评‘中国建盏之都·建阳’,这是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建盏在国家的地位。这次在国博举办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对推动建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想一定有积极作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表示。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建阳区人民政府、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蔡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