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
让世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更新时间:2023-07-26 15:35:09 来源:泉州晚报

“泉州对全人类而言是有突出价值的珍贵遗产,是东方古典航海的见证,是光明之城,是一个活态传承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在昨日举行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姜波如是“点赞”。  

当天,中外世界遗产研究领域的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考古遗址的发展与未来”“世界遗产保护与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景观与环境生态的和谐共生”“世界遗产利用与社会民生需求”四个议题,共商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大计。

泉州经验

以博物馆为载体宣传世遗泉州

“我们通过陈列展览、沉浸式体验、文创孵化、研学科普、新媒体传播、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跨界合作,对世界遗产进行展示与宣传。”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分享了《博物馆视域下泉州世遗活化利用的实践探索》,希望带大家感受宋元泉州乘风破浪的勇气,弘扬泉州世遗项目“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相处智慧,为当今的国际环境提供历史的借鉴。

以活态保护推动古城新生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出宝阳分享了《探寻与世界遗产共生的实践——以泉州古城活态保护为例》,介绍了泉州古城的活态实践。一是微改造,留住原住居民,实现居民和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义上的共生;二是融文化,激活古城业态,研究谋划古城业态引导、培育、提升更新机制,落实正负面清单;三是铸IP,提升古城活力,通过活动、策展、节庆、话题、事件等多举措,把焦点、流量、人气引入古城;四是广参与,共筑魅力古城,通过开展“世遗泉州”遗产公益讲解培训,吸引更多群众成为古城代言人。

他山之石

西安: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西安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甘洪更分享了独具“西安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之路,第一是保护优先,按照“规划一张蓝图、保护一把尺子”的要求,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措施保护历史遗存;第二是塑造特色,以“新唐风汉韵”为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将其渗透到城市个性特质塑造、品质内涵提升等;第三是产业支撑,以丝绸之路、兵马俑、汉唐文化等国际性IP为核心,推出秦汉主题作品;第四是以人为本,把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第五是交流互鉴,通过举办诸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马来西亚:以文化馆和志愿者营来推介世遗

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副馆长李培峰说,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古城内的郑和文化馆在古建筑基础上修复和建设,受到了各界肯定。7月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马六甲世界遗产志愿者营”上,世界各国的志愿者积极通过活动,了解世界遗产,文化馆和志愿者营项目等均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良好平台。

大咖指点

让文化遗产的阐释更丰富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世界遗产专家郭旃指出,泉州申报世界遗产经过了不寻常的历程,泉州世界遗产的意义、标准绝不限于标准,对泉州文化的进一步发掘、研究和弘扬、推介还有巨大的空间和余地。要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对身边看似司空见惯的熟识的遗产的认识,开阔视角和领域,这必然会使阐释、展示、活化和弘扬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魅力无穷,效应无穷。

市可喧嚣 城需清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汪勃以“市可喧嚣 城需清明——泉州古城体系性阐释的必要性”为题,分享了对泉州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他认为,经由海洋商贸“市”的繁荣而呈现出丰富与优美的泉州古城,是积聚物质财富之后处于审美或精神等的追求而沉淀、显化的物质结晶,“城”相关的规划营建中内含着诸多人的人文思想文化,需保留其“清明”才是能够持续产生文化吸引力的“光明之城”。

探寻文化遗产资源与中学教育相结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沈睿文认为,可以通过举办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等形式,探索文化遗产资源与中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考古学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从学校辐射到社会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为考古学培养后备人才。(许雅玲 游怡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