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宁德篇章
——访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
更新时间:2023-02-21 10:47:33 来源:福建日报

当前,全省上下持续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宁德市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日,《福建日报》记者专访了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

记者: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擘画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宁德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拿出更多标志性成果?

梁伟新:宁德作为党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肩负着中央赋予的“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时代重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有着特殊使命、特殊责任。迈向新征程,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宁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宁德篇章”。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以“四个区”建设为抓手,努力形成更多宁德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一是建设全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全力打造生产规模最大、研发水平最高、竞争优势最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心,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二是建设现代化湾区经济的试验区,更高水平推进三都澳开放开发,塑造具有现代气息、宁德特征的城市形态;三是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在“五个振兴”上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四是建设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抓住“双碳”战略释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宁德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宁德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有什么具体目标和举措?

梁伟新:党中央赋予我们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的第一要求,就是“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省委对宁德的发展定位,就是“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些年,随着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加速崛起,宁德GDP继2012年突破第一个千亿元后,分别用6年和3年时间突破了第二个、第三个千亿元大关,跻身全省第五,跨入全国百强,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10.9%,增幅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名列前茅。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按照党的二十大“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的政策导向,加快推进全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满足国内、面向全球”的综合配套基地,力争到2025年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铜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支撑工业总产值超万亿、GDP超5000亿元,展示好全省“重要增长极”的担当和作为。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宁德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科技创新?

梁伟新:过去十年,宁德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了10倍多,从2012年的7.8亿元左右增加到现在上百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了10倍,从2012年的22家增加到现在的220多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增长了10倍以上,从2012年的不足5%提升到现在的50%以上。这“三个10倍”,充分展示了宁德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变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有机衔接的创新型企业梯队,不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二是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在建好用好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等基础上,加大与优势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每年接续争创一批“国字号”“省字头”研发平台。三是引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用好“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天湖人才”等政策,全面兑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平台建设、人才公寓、医疗保健等全方位保障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到宁德就业创业、施展抱负。

记者:“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是党中央对宁德的殷切嘱托。这几年,宁德在乡村振兴上做了哪些探索?

梁伟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几年,我们始终牢记党中央殷切嘱托,在产业引领、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产业引领方面,已经打造出“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大黄鱼、白茶、银耳、海参等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3%、增幅全省第一。以城带乡方面,大力推行“一书记三大员”制度,并对453个已脱贫村、161个老区基点村、246个少数民族村、44个海岛村,分别出台精准帮扶政策,不断把优质资源导入农村,促进乡村加速振兴。文化赋能方面,将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并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形成“古村落+文创”“摄影+旅游”等文化新地标。生态宜居方面,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等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森林覆盖率69.98%、是我国大陆沿海“最绿”的设区市。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行政村改厕改水,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面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聚焦“闽东特色”做文章,每年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拿得出手的特色亮点,形成更多闽东特色乡村振兴的鲜明标识,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