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聚力“三个融合”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厦大模式
更新时间:2024-03-19 11:26:50 来源:中国网

“大思政课”之“大”,重点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着眼的视野之大、格局之大、体系之大。近年来,厦门大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开展“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着力探索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融合多维视野,涵养“大”底色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系统工程,尤其要克服传统思政课的时空局限,拓宽大视野、认清大趋势,构建起胸怀“两个大局”、跨越百年历史维度、多维时空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新形态。

image.png

“大思政课”现场

立足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滋养培育人的大情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各种社会实践,都在无形之中影响、塑造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热爱祖国、厚植爱国情怀是青少年成长之基、立足之本。因此,要把“大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认识理解,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视野中思考把握,在立足中国、环顾世界、纵贯古今的视野中,彰显思政课应有的高度和温度。

厦门大学出台《厦门大学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厦门大学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厦门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厦门大学实施方案》等系列组合文件,从配齐建强师资队伍、夯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创新深化教学教法改革、拓展构建“大思政”建设格局等方面布局大思政课建设。始终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感悟时代大逻辑、大学问、大道理。

立足全域育人的必然趋势,凝聚塑造人的大合力。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育人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表现之一就是,学校主导的单一育人向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性综合育人转变。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既是深度融通教学育人与社会现实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以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大思政观”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学性构建。

厦门大学牵头“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工作,联动厦门市同安区、集美区、翔安区,泉州市的晋江市、南安市及安溪县建立区域思政课建设共同体,立足福建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连点串线,连线成圈,积极打破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社会与家庭的壁垒,推动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要素、教育平台同向汇聚,从思维革新、激活主体、资源协同、体系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理念、整合资源统筹推进,跨界融合完善供给,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凝聚“大思政课”之“大”的内在合力,一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宽领域的育人育德体系,实现育人要素全域优化和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立足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扛起成就人的大担当。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大思政课”作为传统思政课的新发展、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厦门大学深刻理解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发扬历史主动,自觉担当作为,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中心,推进“大思政”科学系统有序地组织和开展。编写《习近平同志关心厦门大学发展纪事汇编》,建设“把厦门大学办得更好”专题学习空间。组织教师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提供学理支撑。坚持融入日常、学在经常,充分发挥好课程教材的主渠道作用、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作用、网络空间的主平台作用、研学实践的大课堂作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023届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签约就业总人数的58.2%,较2022届增长5.6%。

融合多方主体,拓展“大”格局

“大思政课”涉及范围广、要素多,需要通过优势化、系统化、整合化、开放化途径,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政育人大合力、激活思政育人大效能,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新模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突出全域理念、要素集聚、合理布局、协同融合,构建“点、线、面”贯通大思政格局。

image.png

“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第七次联席会议现场

强化融合性系统思维,畅通机制破壁聚力。“大思政课”要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各方力量协调发展,深度融合。要从顶层设计上谋篇布局,构建区域发展育人共同体,通过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克服学校内部、研究机构、实践基地等育人主体的自我封闭各自为政、整体性不足、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充分挖掘每一个育人主体、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育人潜力,从而最大程度聚合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德育资源和政策合力。

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大力支持下,“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突破狭隘的单一主体管理思路,将多主体共同参与、多渠道共同作用、多场域交替影响作为重点,以大学为支点,以地方宣传、教育等党委和行政相关部门作带动,以中小学校、研究机构、实践研学点为依托,协同政府、学校、场馆基地等不同育人主体力量,激活形成一个个思政育人“热源”,推进思政育人向体系化、科学化升级。2023年,“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协同中心先后在厦门大学以及集美、同安、翔安、南安等地召开7次校地联席会议,聚焦跨区域协同、跨校际联合、资源汇聚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探索。积极建立校地定期会商、问题协商、育人共商的工作机制,打破一地一校地理局限,构建多层次、常态化共融共建共享的育人新机制。

强化改革性创新思维,精准施策破局聚能。“大思政课”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着力在传统思政课和社会实践课之间寻找平衡点,将传统思政课的学术性、科学性与社会实践课的生动性、灵活性有机融合,是基于大课堂、大资源、大平台和大师资的“活”教育。作为“大思政课”整体系统中的要素,不同地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育人环节,既要发挥各自优势,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培养、机制建立,强化“思政+”内容建设。又要相互配合协作,按照新时代育人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织密一张网,综合推进教材、教学、评价等改革,在教材研发、实践设计、师资共享等方面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真正实现协同育人。

厦门大学积极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融入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专业课程建设,纳入留学生国情教育参考学习资料。推出“嘉庚精神”“思政对话·百年史光”“筑梦”等系列专题思政课,举办“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等与师生互动交流,以丰富的育人形式,提升感染力和吸引力。

强化参与性共享思维,以点带面破圈聚势。实现育人要素共建共享的科学模式,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通过全区域规划、分层次引导、项目化实施,努力探索示范性思政育人项目和品牌,最终形成人人尽责、环环相扣、处处有力的育人新样态。高校作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主体,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导向,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发挥统筹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的牵头单位,厦门大学深入挖掘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政元素,主动输出学科、人才、活动、场地等优质资源,精心设计八大研学模块,建设一体化大思政课研学基地。2023年,2万余名中小学生在厦门大学“行见八闽”研学点参加实践研学。学校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育人共同体的特征,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和专业引领,定期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等,激发各学段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邀请八闽大地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学科领军人物,以及各研学基地讲解员等走进讲堂,让思政课更有鲜度。积极发挥大学智力人才优势,更多大学教授、大学生专业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思政课堂,共同引领成长。

融合多元资源,贯通“大”体系

加强“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有组织的思政课,从宏观设计、中观执行、微观评价逐级贯通,为大思政课注入源头活水,展现思政育人的生命活力。

image.png

中学生在翔安校区研学点开展研学实践

推进体系升级,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大思政”育人体系,强调整合与协同,凸显对各类思政资源的统筹运用和并行推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的体系。夯实以一体多元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课程设计,明晰课程价值目标,重视课程实施策略,把区域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产业文化等特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积极打造以浸润人心为目的的育人体系。同时,积极完善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标准的教师发展体系,建强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专业课教师队伍,达到各体系、各层级、各学段、各课程的整合融合、有机协同。

“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按照“百年初心 红色八闽”“三海特色 融通世界”“美丽中国 清新福建”“乡村振兴 劳动教育”“工业文化 工匠精神”“文化传承 闽人智慧”“科学精神 薪火相传”“闽台同根 血脉相亲”8个主题,在厦门市、泉州市分类建设109个实践研学点,为大中小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研学实践教育课堂。既依托各实践研学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大中小学不同群体需求,设计讲解内容、体验方式。又统筹设计,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贯通各研学点间的育人资源,有层次地组织开展研学实践,达到思政一体化“螺旋式上升”的目的。思政课教师的创造性、主动性有效调动,集美区、同安区等地将嘉庚文化、苏颂文化、朱熹文化、闽台文化、侨乡文化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研讨、优秀思政课同堂异构观摩研讨活动。

强化数字赋能,激活思政育人生态。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进行精准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机遇,也为拓展思政教育的时空场域提供可能。

厦门大学积极打造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平台,设有政策文件、建设动态、示范课程、热点专题、融媒资源、研究成果、师资培训等功能模块,将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学习和共享于一体。进一步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思政教育资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资源平台,完善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和示范课程库等建设。发挥虚拟教研室作用,鼓励教师突破传统教研单元,在数字讲台上可视化交互、实时交流、快捷沟通。依托研学实践圈,打造“大思政课实践研学数字地图”,通过综合运用VR等技术手段,标识展示区域思政课实践教学点位的准确地址、教学主题、示范教案等内容,为福建乃至全国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支撑。

完善制度标准,优化管理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评价机制,从终极评价到全程评价,以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多样性评价是今后综合评价的方向。

厦门大学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整体统筹考虑。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聘任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思政课程建设经费投入,鼓励校内相关学科优秀师资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进一步完善“1个平台+1个常态+1个机制”的“三轮驱动”团队式教学比赛组织模式,积极发挥教学技能工作坊作用,依靠团队互帮互助,提升思政课教学研究和能力。进一步明确“大思政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认定标准和认定内容,明晰“大思政课”的价值方向、内容取向和方法路向。通过评价体系设计、权重调整将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活动的基本依据,善用“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助推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作者张荣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