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心田
——泉州五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实践课程
更新时间:2024-03-18 17:05:40 来源:中国网

为继续提高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推进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23年11月至12月,泉州五中联合泉州艺术馆开展非遗实践课程,分别邀请泉州彩扎、泉州花灯、泉州佛像雕塑和泉州珠绣传承人到校,传授非遗知识,现场指导学生学习非遗技艺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分为8个课时进行教学,共有24名学生参与。

image.png

泉州彩扎非遗传承人在与学生互动 泉州五中供图

泉州曾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千年的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诞生了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截至目前,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已初步建成,拥有县级以上代表性项目近400项。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

以彩扎为例,泉州彩扎源于古代纸扎,俗称“糊纸”,唐代极为盛行,是一种篾骨纸裱的艺术。常用作红白喜事的游艺道具及观赏品。泉州彩扎取材于中国民间戏剧、神话古典故事人物,是近代纸扎艺术发展的历史缩影,体现了泉州民间工艺的悠久文化,是研究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学习制作黄莺,了解彩扎经过雕塑、包堆、彩绘、裱糊、刻纸、镶线、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

image.png

在泥塑课上,泉州佛像雕塑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詹宁宁老师教授学生塑造唐代仕女,先做一个圆柱体,代表仕女的形体,再装上头部的体量,再装上双臂,底部放上两古代仕女鞋头的量,每添一块泥都要照顾到各个视角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观察,把所要创作的作品特征捏造出来。接着,深入塑造,在大的形体与比例准确的基础上,使泥塑的体量逐步到位,局部与整体比较,使局部服从整体。最后进行整理,压光……一团其貌不扬的软泥在学生们的巧手下蜕变城一尊优美的唐代仕女!

image.png

image.png

泉州佛像雕塑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图 泉州五中供图

在花灯、泉州珠绣等实践课程上,学生们也同样亲手体验了各项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image.png

image.png

泉州花灯非遗传承人在与学生互动 泉州五中供图

image.png

image.png

泉州珠绣非遗传承人在与学生互动 泉州五中供图

泉州五中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新的光彩。新的一年,学校将继续开展非遗文化相关实践课程,让源远流长的泉州非遗持续浸润学生的心田。(董见见 王玲玲 陈雨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