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丝
蔡崇达《草民》在泉州发布,“故乡三部曲”收官
更新时间:2024-06-17 16:19:20 来源:中国网

6月15日,蔡崇达携全新中短篇集《草民》回到故乡泉州,在泉州府文庙明伦堂举办新书发布会。由《皮囊》《命运》《草民》组成的故乡三部曲迎来收官。

image.png

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蔡崇达出生于泉州晋江东石镇,曾任职国内多家知名媒体。尽管他长时间身居外地,对故乡的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却从未减弱,反而越发浓烈,这份情感也被他巧妙地融入笔端,流淌在字里行间。从《皮囊》到《命运》,再到《草民》,蔡崇达的作品始终坚持以故乡为灵魂之所在,以细腻的笔触讲述着那些关于故乡的动人故事。在叙述的过程中,他不仅对故乡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而细腻的描绘,更使得整部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福建地域色彩。

《草民》聚焦如野草般坚韧的普通人,以贴近大地的风格,回望闽南东石镇这一充满温情与历史的故土,借由身为作家的“我”之眼,讲述了黑昌、蔡耀庭、秋姨、曹操等老中青三代普通百姓的感人故事。在短短七篇里,亲情、爱情、友情互相交融,感动、心酸、愤怒、无奈、幽默五味杂陈,最终编织成东石镇上一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歌。

image.png

蔡崇达 主办方供图

“我现在终于能够长出一部分呈现它的样子,我成为我家乡的一部分,家乡成为我的一部分,我非常感谢和感激这片土地。”在发布会上,蔡崇达感谢家乡,以及家乡的亲人们、好朋友、老师们,并认为故乡三部曲收官最后一本只能在家乡发布。他特别感谢他能被这个地方塑造,他有机会呈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构成了他内心的秩序,支撑着他的生长。

“草的经验、草的情感、草的伦理、草的希望,蔡崇达写这一本书,如同一棵草摹仿一棵草、一棵草连接延伸到天边的无数草。”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为《草民》撰写了序言。他认为,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写过一部《野草》,野草被编码、抽象,野草成为庞大的隐喻,鲁迅何其大,蔡崇达何其小,他全力以赴,回到他的小,守住他的小,他解码“野草”,解密“野草”,让草回到草自身。

《草民》与《皮囊》《命运》一道,勾连起充满温情和烟火气的海边小镇世相地志,构筑了一套足以疗愈当代个体精神困境的古老而朴素的精神秩序。

故乡三部曲是蔡崇达从 29 岁到 42 岁,探讨人心、灵魂、命运等根性命题,写到骨子里的故事。三部曲围绕着东石镇徐徐展开,共同构建了一片土地,一个宇宙,一群人的生老病死。从《皮囊》的“灵与肉”出发,到《命运》的“入海口”,再到《草民》的“普遍而坚韧的生命力”,三部曲以点、线、面的形式,描摹出无数中国人深沉、美好、坚韧、壮硕的生命图景。(林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