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宁德寿宁普通公路桥梁养护现场,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用伸缩缝硅酮灌缝胶为桥梁伸缩缝穿上新衣。“桥梁伸缩缝多为型钢伸缩缝,在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易堵塞,需要频繁清理缝内砂石、尘土等。在日常养护中养护投入大,这种新型胶条具有优异的耐温变性能和抗变形拉伸力,粘结力强,防水止水效果显著,并能够有效防止砂石等杂物进入伸缩缝,长期保持干净清洁,有效保护伸缩缝装置,后续我们将做好跟踪观测和对比实验,为新材料全面投入使用打好基础。”寿宁工程技术人员林晓飞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宁德市公路中心以普通国省干线养护为切入点,在设计、施工全过程嵌入“绿色发展”理念,融合“四新技术”成果应用,探索形成新时期公路养护的“宁德模式”,助推宁德普通国省干线养护提质提效。
标准再提升,“绿色低碳”理念导入工程设计“全过程”
以2019年交工的S306线古田吉洋至桃坪亭段路面改造工程为例,该项目注重将“绿色低碳”理念嵌入设计全流程,打出了一套节能减排组合拳:在设计阶段,注重收集老路资料,对沿线条件进行分析,根据路段实际,敲定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后功能、效益最大化;注重合理选用平纵指标,避免长大纵坡,减少行驶车辆的燃料消耗及碳排放。
在线形指标与地形条件、居民生活环境等存在冲突时,充分论证,在技术指标与绿色环保间寻找平衡点;注重循环利用老路废弃材料。对于使用状况良好的路段,采用打裂压稳技术加工后用于新路面结构底基层,对于破碎状况较严重段,对水泥板块进行挖出,破碎后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使用,既有效克服反射裂缝(基层开裂导致的路面裂缝),又最大限度地保留路面承载力;注重科学建立边坡生态防护,采用三维网土工网植草、锚杆框架、高强钢丝挂网等工程防护进行支护,在满足边坡防护的基础上,提高绿化覆盖率,使工程防护体现生态环保设计理念。
S306线古田吉洋至桃坪亭段路面技术状况综合指数PQI从86.37明显提升至97.83,且多年来均保持在优良水平,路况衰减速度明显缓于其他路段。
顺势借风力,“四新技术”应用提供养护“强支撑”
11月16日,在G237线福安外宅村及楼坪村路段养护工程现场,一场关于共振碎石化技术的试验正有序拉开序幕,施工人员在路面宽度小于4.5m路段抽取300m实施多锤头碎石化技术,打通共振碎石技术在宁德公路领域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据福安工程技术人员陈小鹏介绍:“我们通过微调振动频率,改变振动力度,使破碎后的碎块尺寸达到3-30厘米,这项技术能彻底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出现的反射裂缝问题,有效提高路面承载力,同时,不伤害路基及地下结构物,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噪音。
据悉,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公路部门通过试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切实提高养护工程绿色智慧化水平。
G235线屏南棠口中桥和G237线屏南前汾溪添福大桥率先使用封霸F880免清扫桥梁伸缩缝液体止水带新材料,为桥梁伸缩缝无缝化设计、养护、预养护免清扫创造了解决方案。国道G104线福安和寿宁交界段水泥砼路面病害工程、G104线柘荣宝鉴宅村和龙溪水库路段纷纷启用606G聚合物胶砂,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
福鼎公路人使用新型密封胶 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国道G228线福安市官岭尾至临江段路面改造工程中实施低温环保沥青技术应用,使用不需加热的沥青材料加铺路面,减少空气污染、提高铺设效率;S306线古田吉洋至桃坪亭段路面改造工程,采用微裂压稳再生利用新技术,直接减少路面改造工程旧路面挖方量2.4万立方米,减少水泥消耗1600吨,减少石方5.52万吨,减少水2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0吨,节约能耗1640万兆焦。采用高弹高粘沥青混凝土薄层铺装工艺,每平方米减少桥面钢筋混凝土挖除重铺数量0.1立方米,节约能耗约600MJ,减少碳排放约60千克。采用双组份道路标线冷喷漆工艺,施划的标线使用寿命达3年以上,是普通热熔标线的两倍。节约标线涂料数量22吨,减少碳排放44吨,节约能耗176万兆焦耳。
宁德市公路部门还积极推广新设备使用,在公路边坡灾害发生时,无人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判别设备,实现后期监测过程中无需量测控制点就可以完成山体滑坡监测。在隧道清洗过程中,对水车加装排式高压喷头清洗隧道洞壁,实现不停车、不封控,以低速行驶方式清洗隧道,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古田宝岩隧道检测 福建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供图
通过“四新技术”成果转化行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为广大过往司乘提供了“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张晓玲 王旭洁 陈晴 江化良 范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