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探寻福建百年红色历程 讲好福建故事 >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建党百年·百镇百村发展样本⑨】晋江东石潘山村:“双非遗”村庄的“古韵新生”
发布时间:2021-09-23 18:02:15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中国网海峡频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开展“探寻福建百年红色历程 讲好福建故事”专题宣传活动。针对专题中的“乡村振兴”,特开设《建党百年•百镇百村发展样本》专栏,深入福建省各地,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挖掘镇村典型案例,提炼“百佳样本”,探寻福建乡镇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亮点。

中国网福建讯  在整个晋江,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村庄像这里一样同时拥有世界级、国家级两项非遗成果:潘山庙宇木雕文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这里也是世界非遗名录——南派布袋戏的发源地。

这里,就是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东石镇潘山村,它位于东石镇东南,与金门县隔海相望,户籍人口2000多人,面积1.5平方公里。自宋朝起,有张姓、郑姓及刘姓等13个姓氏居住,故有“什姓”别称。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集结号”的引领下,村两委立足本村“非遗”资源禀赋,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潘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和“幸福村”。

1.jpg

木雕是潘山村一张耀眼的“名片”。    潘山村 供图

强底蕴   擦亮“双非遗”招牌

沿着“尊传大道”往村里前行不到百米,一面面独特的木雕景观墙让来访者眼前一亮:这几面墙嵌入了潘山村的特色文化:有旧时的庙宇建筑、乡土文艺、农家乐,还有传统木作、孩提时的传统游戏等,这些充满“乡愁”的场景全部以木雕的形式传神再现。

潘山村党支部书记刘鸿材介绍,这些作品都是由村里的木雕大师雕刻的。木雕是潘山村世代相传的技艺,与其他地方的木雕不同,潘山木雕有立体雕、镂空雕、浮雕等技法,善于雕刻庙宇、佛像、人物、花鸟鱼虫,雕刻技法精湛,手法逼真细腻,常令人叹为观止。

据“潘山庙宇木雕”非遗传承人、晋江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郑银聘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受市场环境影响,潘山木雕匠人多以制作家具、门窗为生,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雕刻。“那时候虽然不富裕,但有一项技艺傍身,手艺人吃穿不愁。”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潘山精湛的木雕工艺得到台湾、东南亚寺庙建筑界的认可,外商、订单接踵而来,掀起了潘山木雕工艺产业化的热潮。当时莆田、浙江、惠安等地的人也纷纷涌入潘山木雕厂务工,并将潘山木雕技艺带到了各自的家乡。郑银聘和亲友也及时抓住时机,创立了艺达木雕美术厂。

2.jpg

在东石镇艺达木雕厂,年轻的木雕师傅在工作中。  林锦旺 摄

“在台湾,有300多间寺庙的木作工程,都是潘山村人做的。”郑银聘说。除了享誉台湾外,潘山木雕还远销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技艺精湛的木雕工艺师,逐步开拓了工艺品、中式家具等细分市场。

近年来,潘山村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艺达木雕年产值已达七八千万元,并成为泉州师范学院、晋江职校教学实践基地,积极为木雕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培养人才。潘山现有本村木雕从业人员200多人,其中省级木雕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木雕非遗传承人3人。国家一级美术师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工艺美术名人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师、工匠多人。

除了木雕,作为潘山村的另外一张名片,南派布袋戏“李家班”在清朝末期由老艺人李克茶先生开创,世代传承,成为知名的布袋戏世家。1978年,在原来“李家班”的基础上,组建晋江掌中木偶剧团,从此开创了南派布袋戏一段新的历程。随着这门“手上功夫”的风行,八十年代,当地木器社的老师傅收起了支撑潘山的眠床行当,改行开始做木偶头,陪伴潘山人好几代人的《武松打虎》在李家班第五代传人李贻权的手中再现。

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却成山潘山村文化传承的又一方“宝藏”。在村子里的木偶文化场,就有一处别致精巧的木偶戏台,这是潘山村近年来根据布袋戏传统牌楼式的戏台制作的,加上实物和“李家班”的文字介绍,构成木偶文化园,让村民、游客感受潘山村木偶戏的魅力。

3.jpg

“日新亭”记录着南派木偶在潘山村的传承。   林锦旺摄

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潘山村将这两项“非遗”资源活化,让村民、游客在村中行走间,处处可见木雕、木偶元素,也让潘山“乡愁”更加可触、可感。

壮产业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村两委团结带领村民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初心就是要带动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刘鸿材表示,村里在建设景观时,充分融入木雕产业文化,建设突出木雕元素的景观公园、制作木雕师作坊分布指南等,就是为了进一步打响木雕产业知名度。近年来,潘山村以艺达木雕美术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订单外派,带动村10家小型木雕企业,23家木雕师作坊共同发展致富。2020年实现木雕加工产值超亿元。并结合景观建设,规划旅游观光路线图,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农业产业方面,潘山作为泉州市胡萝卜产业种植基地,拥有国家农业地理标志。潘山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并与农科单位展开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培育高新胡萝卜品种。现培育200多个胡萝卜品系,发挥自主创新市场优势,减少对进口种子的依赖。现有专业种植农场3家,建设胡萝卜展览馆,启动农业观光工程,胡萝卜年产值超千万元。

据介绍,近年来潘山村还利用好农村经联社,整合农村“三资”要素,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村两委在工作中注重聚合优势,用活资金,深化完善“联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发挥资源效益,解决企业资金与接单问题。此外,潘山村还通过土地流转,推动胡萝卜种植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据统计,潘山村2017年村财收入只有7560元,通过整合资源,盘活村集体经济,村财收入由2018年不足10万元,增加到2020年30万余元,2021年预计超50万元。

优环境  “无中生有”造新景

开门见花草,荒地变庭院……这是潘山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后,村民老吴发自内心的感叹。老吴的形容并不夸张,如今,潘山村村民家门前是有鱼有水的喷水池,房子旁是宽阔的水泥路,屋后是种着茶花、摆着老物件的小花园,有的村民就连自家阳台上的盆景都用心做了点缀……

而回忆起村里变化,刘鸿材感慨良多。过去,村里到处是低矮破旧的石头房,全村仅有3条供村民行走的泥土路。上世纪90年代初,旅澳乡贤吴业敦、吴炳辉叔侄回乡,看到村里全是泥泞的土路,于是慷慨解囊十余万元,修起村级第一条水泥路。后来,村里100多户村民陆续参与退房让路,先后新扩建8条村道,村民出行愈加便利。

像这样“无中生有”的故事在潘山村并不是个案,村里除了借地让路,还借地造景。村中的“什姓文化园”微景观,就把原本的荒地利用起来,将该村13个姓氏刻在13个圆形石块上,嵌入瓦片、石磨等老物件,绵长悠远的姓氏文化和血脉相连的宗亲情怀得以充分展示。

4.jpg

潘山村的许多景观很有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潘山村 供图

“从前是村委会求着村民改,如今是村民主动抢着变。”刘鸿材介绍,这些年,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潘山村将木雕产业、木偶文化融入进来,“现在村容村貌越变越美,越来越多的村民们自觉加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村道旁悬挂的木雕壁画、挂件,景观中的亭台、长廊、‘老门头’等木雕元素和物件,都是村民主动捐献的。”(林颖杰 林锦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