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闽台融合,是今年海峡论坛上各界嘉宾最有感的话题之一。中国网海峡频道策划推出“深化交流合作 共谱融合新篇”主题系列报道,立体呈现福建在扩大民间交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的新作为、新成效。新时代,闽台融合发展站在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一幅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福州鼓楼区以“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等一批两岸交流特色为载体,今年基地成立以来,共开展6场两岸青少年研学活动,将“情”加满,从“娃娃”抓起,在积极探索闽台融合发展新路上,种下“爱”与“和平”的种子,谱写闽台融合发展新篇章。
鼓楼区副区长陈望青表示,“青少年既是民族的希望、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促进两岸交流、推动融合发展的生力军。”鼓楼区“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致力于开辟两岸青少年交流窗口,增进两岸教育共享。
鼓楼区“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研学路线图 陈思佳 摄
多彩“福”文化 架起闽台学子“连心桥”
“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出生于福州,1945年随母亲和舅母前往台湾,后成为台湾妇女界领袖人物,她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在福州三坊七巷,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的学员们从严复故居、严复翰墨馆出发,通过探访名人故居,开启了两岸青少年“鼓台情 寻福行”研学活动。
学生们在严复故居进行两岸青少年“福”文化系列研学活动
据悉,“鼓台情 寻福行”是鼓楼区教育局推出的两岸青少年“福”文化系列研学活动,由鼓楼区“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严复翰墨馆承办。“我们将首批参加研学的馆校合作共建校定位为台湾学子较多的鼓楼第三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致力于通过研学活动让台湾学子充分感受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变化,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和祖籍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加快推动两岸师生双向互访及教育融合。”鼓楼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吴超介绍道。
如何将研学与两岸交流相融合?“台湾学子虽然知道自己的祖籍在福建,但对闽都文化的认知却较少。”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说,为了促进交流融合,严复翰墨馆与鼓楼区教育局、鼓楼第三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共商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教研设计,从共通的文化入手。通过研学活动,让学子们了解闽台名人生平,绘制闽台名人“朋友圈”,演绎闽台名人传奇故事,共绘闽台关系族谱,解锁闽台友谊密码。“让台湾学子能够寻根溯源,知晓与我们的血脉相依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除此之外,“福”文化系列研学活动还在美食、建筑、传统文化等领域,开展了船政篇、纹饰篇、纸艺篇等专题。据了解,今年以来,鼓楼区已开展两岸青少年研学活动6场,协助鼓楼区属学校开展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近20场。
“情”与“实践”交融 增进两岸情感联结
“台湾蚵仔煎和闽南海蛎煎原来是一样的呀。”福州鼓楼区湖滨小学二年级台湾学生林佳琪,在研学活动中亲身体验制作闽南海蛎煎后不禁发出感叹。
学生们在“福”文化系列研学活动中体验闽都传统美食文化
为增进两岸融合,促进闽台情感交流,鼓楼区“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将“情”与“实践”相融合,携闽台学子踏上了一场闽都美食之旅,让学子透过美食的飘香了解“福”文化,在团队协作中增进友谊。
“除了参观闽菜文化博物馆、亲手制作菜肴,我们同时给学生设置了‘如果台湾小朋友到家做客,应该准备怎样的菜单?’等课题。”郑志宇说,“为完成研学课题,闽台学子们现场交流合作,提升了相互间的了解。当孩子们回家后通过与其父母的交流,这种‘两岸情’也会再次得到了延伸。”
两岸情感交融的教学成果,甚至在研学活动之外,也得到了表露。在“科技点亮梦想,劳动筑梦未来”鼓楼区第十一届劳动技能展示比赛中,学生依据“台湾海峡”制作出了“沧海明月共此时”的作品。获奖学生介绍创作灵感时说:“因为我们与台湾是‘一家人’。”
鼓楼区劳动技能展示比赛中,学生制作的有关两岸情感交融的作品
炎黄子孙繁华夏,血缘亲情连海峡。未来,鼓楼区将继续立足文化、教育等资源禀赋,高标准打造两岸童谣驿站、台胞寻根示范点、海峡艺术文化交流空间、鼓楼区“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等一批两岸交流特色载体,并构建起两岸乡建乡创文化和人才常态化交流平台,着力打造首个闽台融合型完整社区样板。同时,建立健全“两岸法务服务交流中心”运营机制,共绘两岸融合发展新画卷。(陈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