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我们是有真本领的” ——湘潭市工贸中专教师罗哲与舍弗勒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4-06-14 14:24:00    来源:中国网

“孩子们从7月开始进入舍弗勒湘潭公司实习,就开始拿工资了。相信孩子们会在舍弗勒成就自己的人生,因为舍弗勒‘用人不问出处’,而我们是有真本领的。”5月25日,湘潭市工贸中专舍弗勒6班家长会现场,班主任罗哲给家长们送上一份惊喜。

从2016年开始,湘潭市工贸中专与世界一流企业德国舍弗勒公司合作,引入“双元制”探索具有湘潭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教人才培养模式。

从那年开始,当时年愈50的罗哲担任第一届舍弗勒班班主任,一干就是八年,连续担任了6届,为“双元制”在湘潭落地生根作出了积极贡献,被学生、同事和舍弗勒管理层亲切地称为“老班长”。

罗哲(后排右六)与舍弗勒6班的同学老师

勤奋学习助自己掌握真本领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物理专业出身的罗哲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育人本领,获得了高级讲师职称和数控铣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2002年罗哲从湘乡师范学校调到湘潭市工贸中专工作。当年学校拟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领导点了学物理专业的罗哲的将。此前连机床都没见过的他服从学校安排迎难而上,到湘潭大学脱产学习一个学期。

学习回来后,学校开设4个数控专业班,他任其中1个班的班主任。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湘潭市工贸中专最具影响力的王牌专业。

2004 年 9 月,受学校委派,罗哲参加中德职教师资培训项目赴德国学习“双元制”,为12年后与舍弗勒“牵手”埋下了伏笔。

“我喜欢钻研,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看书和实践得来的,一个人的成长70%靠自主学习。”罗哲经常跟学生分享他的学习心得。

合作多赢促学校展现真本领

2019年舍弗勒全球首个“未来工厂”在湘潭九华经开区开始投产。工厂未建,培训先行。2016年开始舍弗勒与湘潭3所职业院校合作开设舍弗勒班,其中1所高职、两所中职,湘潭市工贸中专是其中之一。

舍弗勒班学生由舍弗勒公司和学校共同按照徳国“双元制”模式培养。学校负责理论部分,舍弗勒负责实训部分,所有实训产生的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

舍弗勒在学徒工培训和考核方面有严格的标准,舍弗勒产品追求零缺陷,学徒工毕业实操考试有6个多小时,要求完成一个能实现零件加工、装配、与电气连接、PLC编程等功能的组件。通过培训留下来的学生不仅要有相应的中专毕业证书,还要通过德国毕业考试获得德国AHK证书。

2018年舍弗勒大中华区“双元制”联盟第二届年会由湘潭市工贸中专承办在湘潭举行。会上,罗哲以《湘潭市工贸中专“双元制”育人模式建构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作典型发言。“这是我的高光时刻。”

与舍弗勒合作的3所院校目前只有湘潭市工贸中专保留了下来。去年,舍弗勒更是将企业的培训中心(部分)搬迁到了湘潭市工贸中专,双方的合作更紧密了。湘潭市工贸中专舍弗勒班今年拟招40人,已成为该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站好最后一班岗,明年到退休年龄,6班是罗哲带的最后一个舍弗勒班。“通过‘双元制’实践,我见识了世界一流的企业,看到了学校领导的责任与担当,更见证了孩子们的进步与改变,我特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立德树人引领学生练就真本领

罗哲坚定地认为,不管是在师范学校还是在职业学校执教,都是培养人,都需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罗哲大力倡导有温度的职业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领,培养学生大情怀、大格局、大视野,引导学生树立通过劳动和奋斗实现“技术报国”的人生理想。

担任舍弗勒班班主任以来,他每天带领学生站着晨读20分钟。晨读6点40开始,他在学生来之前到教室,风雨无阻。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和经典名著。坚持“美育体验、体育锻炼、经典阅读”,教学生唱歌、跳曳步舞、跑城市迷你马拉松。“为教学生跳曳步舞,我还花钱去舞蹈学校认真学了3个月。”他特别重视德育实践,开展“寻伟人足迹,筑工匠梦想” 励志行动,先后组织学生到韶山、湘乡、省博物馆、岳麓书院等地研学。

由于舍弗勒的培训大都从暑假开始,寒假也只休息两周。人家休息时,他和学生在为梦想奋斗。所以这几年来罗哲没有完整地休过寒暑假。有好几次寒假,等他送走最后一名学生回到湘乡的家里时已是小年夜。

他经常去舍弗勒培训中心了解学生的培训状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有学生学习机械制图有困难,他就教学生Proe。学生将图纸所表达的零件和组件在电脑上画出,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吃完晚饭还没到晚自习时间就上机房开始学习和操作。”看到这场面罗哲倍感欣慰。

天道酬勤。目前舍弗勒湘潭公司约有三分之一一线员工是湘潭市工贸中专的学生,有名学生毕业两年内连跳5级升任主管成为舍弗勒公司最年轻的领导团队成员,不少毕业生被评为优秀员工。

“有时去舍弗勒会碰到昔日的学生,这些学生脸上都是快乐、充实的笑——这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不苟言笑的罗哲一聊起学生的成长笑得很灿烂。(肖中华 彭坚)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