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电力赋能荒地变宝地 黄花菜盛开“致富花”
更新时间:2024-06-25 14:39:35 来源:中国网

“现在基地用电还稳定吗?后续还有什么生产用电计划吗?”6月24日,在三明市沙县区南阳乡大基村的黄花菜种植基地,成片的黄花菜随风摇曳,十多位村民穿梭在田间,手脚麻利地采摘含苞待放的花蕾。田埂边,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南阳服务站员工罗发盛、吴家欣一边仔细检查基地用电线路,一边向基地负责人林秀莹了解基地用电情况。

黄花菜学名萱草,又名忘忧草,香味浓郁,味鲜质嫩,营养丰富,也可以作为沙县小吃的原材料。眼下正值黄花菜收获的季节,基地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摘,田间地头到处一派忙碌景象。

林秀莹是福建三明玖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二十多年前来从台湾来到大陆从事台湾黄花菜种植,在建宁县、沙县区南阳乡、广西省等地拥有近千亩种植基地。在南阳乡,他种植了“花莲一号”“台东六号”“台东七号”等十多种鲜食黄花菜品种和十多种观赏黄花菜品种。

“这片面积是410亩,这个季节约有120亩的开放,预计能收获120吨,每亩的产值可达6000至8000元。”看到“老熟人”上门,林秀莹热情的向供电员工介绍,黄花菜是一种一年、十年受益的“致富花”,第一年栽种黄花菜后,可持续收获12年左右。

上午9时整,喷灌系统在电力设备的加持下喷射出浓浓的水雾,看着一株株金黄色的黄花菜随风摇曳,林秀莹不禁感慨道:“如今这生机盎然的黄花菜基地,还得亏了你们的大力支持呢。”

2020年,林秀莹第一次来到大基村,当时的基地位置还是一片荒山,路都是土路,但是大基村良好的生态,很适合黄花菜的种植,让他下定决定把基地选在这里。

位置选好了,但是面对“一穷二白”的荒地,电从哪来?摆在首要的用电问题,成了林秀莹的烦心难事。

2020年10月底,在南阳乡走访的供电员工罗发盛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林秀莹的烦心事后,便迅速行动,与南阳乡党委政府联建,第一时间组建了专班跟踪服务,开展专项服务,组织技术骨干到实地开展“会诊”。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及了解基地用电负荷需求后,在结合周边可用的电网资源后,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为基地量身定制了供电方案:结合大基村负荷迁移改造,开展工程建设,新建一条10千伏线路为基地提供电源接入点的方案,安装一台200千伏安电力变压器,供给基地用电。

为期近2个月的工程建设期间,供电公司员工顶着寒风开展立杆、架线、变压器安装等工作,共计架设高、低压线路1.2千米,新建电杆19基、安装1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基地用电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线路架设完成后,供电公司员工多次与林秀莹沟通,了解基地建设进度。2021年4月,得知基地要进行业扩报装的计划后,供电公司员工第一时间联系林秀莹,指导他通过“网上国网”APP提交了业扩报装申请,次日便为种植基地安装上三相电。

“你们贴心、高效的服务,为我们基地建设投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而且大幅缩短了报装接电时间,降低了我们的时间成本。”谈起“电力速度”,林秀莹赞不绝口。

这几年,在林秀莹的精心管理下,一个集农业种植、食品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初具雏形。

为保障基地用电,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员工定期上门检查基地的供电线路、喷灌设备、漏电保护器、开关等,帮助农户解决潜在的用电安全隐患,同时为基地提供用电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基地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林秀莹介绍,自从供电公司介入后,基地的用电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黄花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现在,基地的黄花菜在市场销售良好,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目前,我们的黄花菜是运送到建宁的基地进行烘烤,接下去,我打算在沙县的基地也弄一个烘烤房,进一步拓展市场,继续做大黄花菜产业,让小黄花变身成为带动更多村民的‘致富花’。”谈起下一步打算,林秀莹信心满满。

为助力黄花菜产业蓬勃发展,一直以来,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主动对接黄花菜基地用电需求,通过优化电网布局、加大电网投入、优化供电方式等措施,为黄花菜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动力,以“满格”电力护航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谢美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