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
坊巷依旧 文脉传新——福州鼓楼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更新时间:2024-06-18 08:56:23 来源:福州日报

瞻仰高士其故居,感悟神鸟般不屈的科学家精神;拜访髹漆全皮箱制作技艺传承人,发现指尖上传承不灭的匠心;来到冶山春秋博物馆,跟随志愿者的讲解读懂2200多年建城史……周末走进福州市鼓楼区,只见坊巷间,沉淀了历史的记忆,也舒展着崭新的气象。

古技新生 “遗”彩纷呈

漫步三坊七巷,佛跳墙制作技艺、禅和曲、髹漆全皮箱制作技艺……散布其间的非遗项目精彩纷呈,升腾着烟火气与人文味。

提到皮具,很多人会想到欧洲品牌,其实它也可以很东方。上周末的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福州市非遗髹漆全皮箱制作技艺传承人何巍的微课堂,刷新了不少市民游客的认知。

“髹漆意为以漆涂物,髹漆全皮箱就是刷了大漆的皮箱,曾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五大嫁妆之一,这项技艺已有300多年历史。”何巍说,2010年,他还在学习西式皮具制作,无意间了解到传统的髹漆全皮箱,从中看到大漆与皮料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在髹漆皮具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刘尔城的倾囊相授下,何巍开启探索皮具制作工艺的新世界。记者看到,无论是与LV合作打造的髹漆小羊皮金属手袋,还是用锦鲤鱼皮开发的团扇、茶具等新品类,髹漆皮具以别具一格的肌理感,散发着东方美学气韵。

“非遗传承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时俱进、回归生活,也需要被更多人了解。”何巍说,他的专注力几乎都投入在技艺传承与产品开发中,省市区各部门则给予了项目展示在公众面前的机会。

位于三坊七巷的鼓楼区文化馆常态化展示着髹漆皮具等非遗项目,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还组织并支持辖区各非遗项目积极参与各类展示、传习活动。

据介绍,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77项,其中入选国家级1项、省级19项、市级18项。众多非遗传承人潜心研究、用心传承,他们的非遗技艺正被更多人认识,“守艺”实践也迈向了更远的地方。

文物无言 一眼千年

鳌峰坊3号“上年纪”了,是明代迟清亭旧址,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在此出生。这座古厝也很“年轻”,每一寸空间都被重新利用起来,常有青少年组队来研学。

高士其故居前后五进,厅堂相抚,古香古色。故居里,展出各类实物100余件、图表照片100多幅,更是一比一还原高士其写作的场景——在长期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他以惊人的毅力,执笔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普文章。

高士其故居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不仅是一位科普巨匠成长的见证,也是一个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2006年修缮的基础上,近年来鼓楼对故居进行了提升改造。展陈中充实了由高士其后代提供的手稿等红色文物,科普展区更新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并推出剧本杀互动。”高士其故居工作人员吴禹华说,故居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作为省级文保单位,高士其故居被悉心照顾着。“每天上午8点半就位,必须先给古厝‘体检’一番才开馆。”吴禹华除了给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也负责故居的各项管理工作,7年如一日“盯”着文物。

对她来说,守护文物是工作,更是情怀。“每接待一批游客,我都更自豪一分。传承闽都文化的千年文明,每一项文物都值得被好好挖掘和保护。”吴禹华说。

2200多年的建城史,在鼓楼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全区保存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343个点,其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

眼下,按照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部署安排,鼓楼区已组建普查队伍,编制区级普查方案。目前已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三坊七巷试点第一阶段工作,期待更多未被发现的历史瑰宝重见天日。

文化共建 薪火共传

“闽,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一开始是作为地名而被史籍记录下来……”如果你在周六上午来到冶山春秋博物馆,为你讲解的可能是志愿者王舒妤,或是她12岁的女儿陈西墨。

王舒妤成为文物志愿讲解员,是“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我家姑娘先参与三坊七巷、鼓楼区博物馆的讲解,而我一开始只是陪伴。”王舒妤说,讲解不是照本宣科,必须融入自己的理解。为此,她陪着孩子到实地探寻先人足迹,一点点积累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决定成为女儿的“同事”。

“每一次讲解都是一场文化互动,很有收获。”让王舒妤惊喜的是,许多市民游客不但听懂了,还积极讨论,比如就有一对母女热情邀请她到安徽,探讨徽派建筑与马鞍墙的关系。

随着福州文旅的出圈,王舒妤也越发投入,不仅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希望孩子们从小树起闽都文化自信。

公众热忱的关注、参与和守护,恰恰是与文化遗产共同成长的过程。

鼓楼区连年组织开展文物志愿者讲解服务。今年,鼓楼区在三坊七巷招募435名志愿讲解员,经过专业讲解员授课后,已深入20处院落讲述古厝故事。同时,在街区外围组织志愿者以轮班形式提供旅游咨询、文明劝导等服务。

探索创新文物建筑守护认领的保护模式方面,鼓楼已组建全市首支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总队。今年还持续举办“听鼓楼·说古厝——鳌峰文史沙龙系列活动”,加强文物志愿者交流培训,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史兴趣,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古城风貌、城市记忆更好地赓续和传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