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金融赋能民营经济“泉州实践”】造优金融“生态环境” 助力民企“爱拼敢赢”
——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泉州监管分局局长詹启刚
更新时间:2023-10-31 09:14:37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7月14日,“晋江经验”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泉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梳理总结泉州持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落实金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由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泉州监管分局指导,中国网海峡频道推出“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泉州实践’”主题访谈活动,对金融监管部门、金控集团、县市区金融局(办)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访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提炼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泉州探索。

image.png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泉州民营经济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七次亲临指导、调研工作,总结推出极具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的“晋江经验”。民营经济已成为泉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形成独具特色的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强有力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晋江经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同频共振”,其背后则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导息息相关,如何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和把握泉州民营经济的活力优势,探索专业化金融服务与区域特色行业金融需求结合,推动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领域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呢?

对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泉州监管分局(下称“泉州监管分局”)局长詹启刚表示,“泉州监管分局坚持贯彻党和国家‘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方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的指导下,聚焦民营企业融资薄弱点和多元需求,强化监管引领,携手地方政府、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及社会各方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缓释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风险成本,为民营企业营造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的良好金融环境!”

厚植适应民营企业茁壮成长“金融沃土”

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经营实力和资金实力相对较弱,面对市场环境冲击时,生产经营易受韧性不足困扰。对此,詹启刚指出,民营企业要练好内功、做大做强,需要金融端靠前发力、主动作为,创造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生态环境”,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经济。

政策引领是夯实服务民营企业“金融底色”的保障。泉州监管分局发挥监管部门优势,单独或联合地方政府出台了多份关于强化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与此同时,强化监测督导,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情况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纳入辖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评价体系,与机构监管评级、高管履职评价、市场准入以及现场检查等监管工作有效联动。

“通过引导完善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加大产品创新和信贷投放、推行网格化金融服务模式等举措,持续健全服务高效、功能完善、企业满意的专业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机制”,詹启刚表示。

所谓的“专业化服务”,就是针对泉州产业特色提供专属性金融服务。对此,泉州监管分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引导银行业机构给予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等倾斜,加大金融资源投放力度,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的民营企业。结合辖区纺织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等特色行业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符合需求的产品服务,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工行“石狮服装城贷”、建行“石材贷”、德化联社“陶瓷地标贷”等金融产品,推动“产业-金融”循环发展。

针对泉州县域经济活跃,民营市场主体分布广泛、群体庞大的特点,为推动金融服务进一步向县域、乡镇、社区下沉,提高供需对接效率,泉州监管分局推动建立福建省内首个由“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服务红色矩阵制度,鼓励金融人才到基层单位挂职,并联合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印发《泉州市“党建+”邻里中心金融便民服务点建设实施方案》,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在核心商圈、工业园区等民营经济活跃的网格区域,建设一批金融便民服务点,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建档评级等网格化服务。截至8月末,辖区已设立服务点107个,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针对泉州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显著特征,泉州监管分局推动银行业机构支持建设泉州“陆港模式”、加大“公共保证金池”项下代客衍生产品业务推广力度,保险机构优化出口信保承保方案,充分运用省级“单一窗口+出口信保”统保政策资源,扩大承保规模。通过提供外汇结算、融资融信、风险管理、出口信保等综合产品服务体系,做好传统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采购贸易方式、通关便利化等新业态、新领域的金融服务,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1-8月,辖区保险机构累计为2821家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3.15亿美元。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抵质押物相对不足,与银行传统信贷模式存在一定错位等融资痛点,泉州监管分局引导创新增信方式,联合泉州市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的通知》,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建设,应用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多维度数据,精准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腿”;联合泉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印发《泉州市银担批量担保业务指引》《泉州市供应链金融发展工作方案》,引导银行业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见贷即保”批量担保业务合作,深化“银担”分险机制;加强与“链主”的合作,依托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为上下游民营小微企业提供配套融资。

“积极协调配合政府部门推进各类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支持和引导银行业机构借助企业信息数据、政府分险资金等增信措施,补齐服务短板。”詹启刚强调。截至8月末,辖区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3.57%,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近三年提升超4个百分点。

此外,针对近年来部分民营企业受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生产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况,泉州监管分局通过引导银行业机构争取政策性金融资源、推进减费让利、提供接续融资支持等举措,推动加大普惠型金融服务供给,帮助企业纾困发展。截至8月末,辖区银行业近三年累计发放无还续贷1678.65亿元,承担或减免的小微企业信贷相关费用1.82亿元,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满意度有效提升。

实践证明,泉州监管分局引导银行业机构向民营企业进行信贷倾斜,成效明显:截至8月末,辖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0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4.3个百分点。

输送契合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金融养分”

20多年来,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泉州“政金企”协同发力,先后扛起民营经济综合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市场采购贸易、海丝先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字号”试点试验50余项,逐步培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进入新发展阶段,泉州民营经济对金融在助力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詹启刚指出:“坚持金融资源跟着创新需求走,引导银行业机构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围绕辖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应用先进智能装备和系统,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打造国潮品牌之都。”

围绕创新驱动,泉州监管分局出台《泉州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从优化科创金融制度建设、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服务模式、产品创新等16个方面提出要求,力争通过三年行动,打通辖区金融资源与创新资源对接渠道,引导金融活水更多地汇聚到科技创新领域。

“具体来说,主要分两方面,一是搭建体系机制,提供更贴近、符合科创型企业需求的产品服务;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着力点”,詹启刚强调。

在搭建体系机制方面,鼓励银行业机构在高新区、产业园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地区设立科创支行或专营团队,如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立足泉州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定位,专设科创金融事业部,作为直营机构,负责科创金融客户的营销管理,推动全辖科创金融业务发展;针对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构建与其相适应的差异化审查标准,如兴业银行泉州分行从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等15个维度对企业科创能力进行“积分制”管理,建立“科创指数”授信管控模式;引导银行业机构持续加强和改进科创金融服务水平,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如建设银行泉州分行先后推出“科创贷”、“善新贷”、小微企业高新贷等金融产品,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

在聚焦重点领域方面,督促银行业机构优化供给结构,为数字产业化提供金融引擎,支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辖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档加速。如交通银行泉州分行助力九牧集团有限公司建成全球第一家5G数字智能陶瓷工厂,项目以工业4.0标准建设运营,融入西门子、中国电信、华为公司在数字工厂架构设计、5G网络、云计算等方面最新技术,提升人均生产效率;引导银行业机构支持标准化园区建设,强化全方位深度服务,为工业园区低碳改造、数字硬件补短板、“产城融合”发展提供综合化金融方案。如建设银行泉州分行支持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打造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助力落地10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有效减少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逐渐培育出的与民营企业特点高度适配的“金融土壤”,正在向转型升级中的民营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的“金融养分”,从几组数据便可见一斑:截至8月末,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2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0.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9.62个百分点。(林锦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