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学史·强警·为民 教育整顿福建在行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永安法院“四招”推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1-05-08 16:58:28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永安法院始终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深化学习教育的实践载体与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的“试金石”,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和期盼,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宗旨。

一是开门纳谏,真招“知民困”。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人民法院监督员及当事人代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开设征求意见专线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等多种形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全面梳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向全体干警家属及离退休干警发放《致全市法院家属的一封信》《致全市法院退休干警的一封信》,鼓励号召他们主动参与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做队伍教育整顿的支持者、廉洁自律的约束者与坚守底线的监督者。截至目前,通过各种途径累计征求意见建议17条,并在对意见建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明晰确定涵盖纠纷化解、高效立案、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在内的44项便民利民举措,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庭室,切实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二是多元解纷,妙招“解民忧”。搭建“诉非联动”平台。以院本部诉非联动基地为中心,以联合城管局、司法局等部门共建的物业、行政等5个行业纠纷调处分基地为辐射,构建“5+1”诉非联动中心,实现行政、物业管理合同纠纷等纠纷的快速化解,诉前调解矛盾纠纷90件。凝聚“多元解纷”合力。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资源,发挥同市人社局、武装部、林长办等部门联合建立的“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室”“涉军维权联系点”“驻林长办法官工作室”及各社区“党员法官工作室”作用,打造“以司法调解为主,行政调解、社会调解为辅”的“1+N”多元解纷格局,化解劳动纠纷、婚姻家事、涉军维权等各类纠纷77件。探索“无讼共建”模式。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联动小陶镇五一村等21个示范点开展“无讼村居”“无讼林区”“零家暴村”共建活动。小陶、西洋法庭法官到示范点开展调解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12次,辖区乡镇新收案件数较同期下降38.4%。

三是立足职能,硬招“惠民生”。聚焦执行难题。加大对追索劳动报酬、抚养费、赡养费等群众热切关注的涉民生“骨头案”“钉子案”执行力度,联合公检出台《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集中执行。共计达成执行和解案件13件,执行完毕3件,拘传被执行人15人,执结到位金额45.6万元。开展诉讼救济。充分利用国家司法救助职能,为经济困难的群众、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及其职工缓、减、免诉讼费18.21万元,向3名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健康权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执行案件的困难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2万元。助力基层治理。着眼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司法服务,集中走访八一、水东工业园区企业15家,巡回化解跨省拖欠货款案8起,追回款项87万余元。针对案件审判过程中所发现的套骗农机具补贴等涉民生领域管理漏洞,向市农业局、公安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份,助力行业管理规范化。

四是优化服务,实招“暖民心”。做强普法宣传。以民法典宣传为重点,选取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线下开展“法律六进”、巡回审判、法院开放日等系列宣传活动18场次,线上“两微一端”平台发布典型案例微视频、防范诈骗小漫画等各类普法文章46条,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做细便民举措。在诉讼服务中心全范围覆盖公共WiFi,配置三套具有裁判文书、案件信息及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等功能的触摸式自助查询终端,当事人用手机扫描便可轻松下载所需材料;在立案大厅设置便民“服务角”,添置更新饮水机、多功能手机充电站、报刊橱、轮椅等便民设施,提供各类文书纸质和电子文档样本,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做优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门厅设置导诉台,由专人值班导诉,为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诉讼材料转接、联系约见承办法官等各类诉讼服务150次,进行诉讼指导、诉讼风险告知、法律咨询、释法答疑75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5个。(永安法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