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特别策划 >   世界看晋江
经济日报整版关注:“晋江经验”如何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2-08-17 09:12:34 来源:福建日报

“晋江经验”如何历久弥新

——福建泉州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调查

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 刘春沐阳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晋江经验”发端于晋江、生根在泉州,对福建乃至全国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年来,泉州坚持立足本地优势,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让“晋江经验”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一直密切关注和思考晋江的改革发展事业,7次深入晋江调研,2002年总结并提出“晋江经验”,集中体现在“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泉州插上了腾飞翅膀。

20年来,在“晋江经验”指导下,泉州不断创造实体经济发展奇迹,2021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形成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信息、纸业印刷9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3%,占比位居全国万亿元GDP城市第一位。

强产业兴城市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灵魂。“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7月份,位于泉州市泉港石化园区的中化学天辰泉州6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对泉州市石化碳三、碳四产业链起到强链补链作用,带动泉州纺织服装、高端鞋材、管道线缆等一批关联行业发展,加速构建“油头—化身—纺尾”的石化链条。

引进产业园、促项目落地是泉州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工作的生动缩影。目前,泉州正以更高立意、更长远眼光谋划这座城市的未来产业图景。“我们将强攻产业、坚守实业、激发创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成形成势,做大做强做优现代产业体系。”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说,一方面,泉州将抓产业集群集聚,围绕“8+4”产业体系架构,按照一产一策一专班、一规划一计划一方案,明晰产业目标、规划、路径和政策支撑。另一方面,泉州将抓产业转型升级,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主阵地,加快园区标准化改造,提升研发、设计、检测、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业态,打造一批产业综合体、创新综合体,力争3年内入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翻番,打造一批“未来工厂”,培育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位于泉州洛江区的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产业园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施工。目前,厂房1区钢结构钢柱、钢梁、吊车梁已基本完成,正在安装檩条;厂房内两条生产线的设备基础约完成75%。

三一(泉州)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若冰表示,项目通过整合建筑科技上下游产业链,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6年后将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5亿元,有效激发洛江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活力。

在推动产业能级提升的同时,泉州还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蔡海鸿介绍:“今年泉州市围绕东海核心区提质、古城提质、片区更新、老旧小区(片区)改造、‘聚城畅通’及综合交通体系提升、生态人文空间提升、村镇建设、县域特色亮点八大专项行动,策划实施‘抓城建提品质’第一批项目741个,总投资355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54.74亿元。”

抓创新育科技

作为土生土长的晋江人,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蔡金钗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晋江经验”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不少企业从‘三闲’起步,厂房是农村的闲置房,工人是村里闲置的劳动力,办厂的钱不够就找亲戚朋友凑一凑,确实很艰辛。但就是这样‘土味十足’的乡镇企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诚信经营、顽强拼搏,靠着‘创’和‘闯’,成就了如今享誉海内外的‘晋江制造’。”

作为一家发源于晋江的企业,安踏始终对科技创新有着不懈追求。8月8日,在晋江举行的安踏年度创新科技大会上,安踏集团发布了最新的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成果——氮科技中底平台与碳管悬架系统。

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介绍,从2007年公司上市以来,安踏集团已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研发开支占比在我国可选消费品上市公司中持续位居前列。目前,安踏集团在中、美、日、韩、意建立了全球五大设计研发中心,主导搭建了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60多所科研机构及2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全球创新研发网络。

重视创新、舍得投入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泉州众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法宝。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是“晋江经验”历久弥新、充满活力的精神密码。走在泉州街头,随处可见的“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标语彰显了泉州企业敢创新、拼创新的卓越追求。记者在泉州采访时了解到,以纺织服装业、鞋业、卫浴等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已纷纷走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转型升级之路。

安踏集团积极投入前瞻性基础科学研究,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及学术机构在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运动医学等领域联合攻关;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石墨烯应用端材料创新研发,石墨烯防腐涂料打破国外涂料巨头垄断局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九牧集团将尖端科技与卫浴、家居产品相结合,能够实现如厕、洗漱、沐浴的全场景自动化……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九牧集团自1990年创立以来,早已把创新根植于基因中。作为民族卫浴品牌,九牧必须走在科技创新前沿。”九牧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晓伟表示,九牧每年将不少于销售总额的10%投入到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中,在全球设有16个研发中心,与意大利、德国等多家设计机构开展合作,自主创新转化率领先行业水平,为产品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民营企业创新氛围愈发浓厚的背后离不开长期、稳定的创新文化土壤滋养。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之一。

泉州市科技局局长王小阳表示,泉州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增量扩面行动和“百企千家万次”培训计划,建立高企梯次培育机制和培育储备库,推动泉州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265家增长到2021年的1650家;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精准引才模式,2021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累计达49个,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27.29;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等。“泉州市科技局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大‘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进阶培育力度。”王小阳说。

重营商优环境

近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营商办)推出2022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向福建省复制推广,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福建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其中,泉州市创新构建园区标准化用电管理体系入选具体名单,该体系聚焦解决工业(产业)园区入驻企业一次性投资成本高、生产用电运营不高效和园区用电设施运维压力大等问题,推出园区“开关站(环网室、环网柜)+公用配电室+专变配电室”的供配电模式。

记者了解到,该案例通过打造“一站式”服务,创新供配电模式,实现企业投资更省钱、用电更省心。低压接入的入园企业可实现零成本办电,平均每户节约办电成本约15万元;高压接入的入园企业通过“以租代建”代替“全额投资”,初期投资较传统一次性投资可降低70%左右,整体供电周期较传统模式时间上缩短40%。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泉州市营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市,泉州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围绕传承创新、弘扬发展“晋江经验”,出台《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泉州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采访期间,蔡金钗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辅材料拉进来、产品送出去都很不顺畅。面对困难,泉州相关部门迅速简化手续给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还通过云视频等方式了解、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1个多月后,正当盼盼食品全力投入复工复产时,蔡金钗接到了泉州市领导的电话,询问他盼盼工厂用电量为什么突然下降,复工复产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需要帮忙。其实,电量下降的原因是启动了新厂,产能转移至新厂后旧设备停用。“这通电话看似是小事却非常暖心,说明政府有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意识,体现了泉州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蔡金钗说。

走进泉州石狮市宝盖镇的卡宾创意园,呈现在眼前的厂房和玻璃房充满设计感,一旁露天草坪上还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在拍照打卡。“这是我们去年年底新开的创意园区,占地65亩。”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办公室主任王敏介绍,2003年卡宾通过招商引资回到石狮,建立了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卡宾在石狮有3个园区。

王敏说:“最近几年政府对企业的帮扶越来越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疫情期间,泉州市人社局不仅帮我们解决防护服难题,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后期我们上了惠企平台就基本不需要跑部门办事了,通过网上平台‘一站式’搞定。”

数字化促转型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新动能。去年11月底召开的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也对泉州提出“弘扬‘晋江经验’,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要求。新发展格局下,泉州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竞相导入新经济新业态。

统计显示,2021年泉州市数字经济规模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7%,数字经济逐步成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特别是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泉州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分行业、分地区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众多泉州民营企业充分运用数字经济为实体产业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目前,泉州的纺织和鞋服产业都已发展成为千亿元产业集群。有的鞋服企业建立了运动科学实验室,针对脚型进行三维立体扫描,有的纺织企业把工业互联网融入生产经营过程,通过控制中心大屏幕实时观测每台机器的运行情况。这些都是数字经济提升实体产业品牌竞争力的生动案例。

泉州市数字办主任施国宾表示,目前泉州市超五成规模以上企业参与了数字化改造,累计建成智能车间超100间、数字化生产线近1000条、应用推广工业机器人超1万台,累计推动30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同时,泉州还建成了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等一批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品牌经理杨玲敏告诉记者,2021年2月,晋江市政府与华为、万物智联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依托华为技术及相关资源,为企业提供华为云资源以及基于华为云的设计仿真、ERP、MES、loT设备物联等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和线上线下服务,为本地企业、高等院校提供一站式开发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晋江企业迈向云端走向智能化。其中,卡尔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就是最生动、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位于晋江的卡尔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营销、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综合体育用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专业球服系列、专业跑步运动系列、户外运动休闲系列等。该公司总裁柯永祥告诉记者,数字化变革给企业带来了快速发展。“过去仅靠Excel协同管理,部门间衔接容易出现信息差、管理信息孤岛;自有工厂订单的生产进度无法全面跟踪,从排产到各个工序之间的流转无法追溯;外发协同的订单生产进度也无法有效管控。”柯永祥表示,针对这些痛点,公司与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合作,开发了样衣开发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将打样过程透明化,提升研发与生产间的协同效率。同时,对生产过程实时调度,实现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间透明流转,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在位于泉州市永春县的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福建省首个卫生陶瓷行业5G智慧产业园。作为一家综合性卫生陶瓷制品生产企业,良瓷科技运用5G技术重点从精益生产、质量管理、能源管理、订单管理、物料管理、可视化云设计等6个方面进行工业互联整合,打造高度数字化工厂,实现行业首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的落地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工业系统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效率,提升了厂区的运营效率。

“下一阶段我们将以数字赋能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培育更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业高度和竞争力,推动泉州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施国宾表示。

“泉州已经站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持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刘建洋说。

调查手记

做强民营经济重在营商环境

刘春沐阳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晋江经验”就发端于民营经济。20年来,泉州民营企业正是在“晋江经验”指导下,始终专注一件衣、一双鞋、一片纸、一个水龙头等,硬是把纺织鞋服、食品饮料、建材家居等产业发展成9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创造出超两万亿元的制造业大盘,工业增加值占福建三分之一,稳居全国前十,一批“泉州造”亮相奥运、登上太空。

当下的泉州正站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持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应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优势,坚持将扶持优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激发本土企业内生动力。引导行业标杆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打造“链主型”企业,开展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以部分企业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为引领,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其次,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传承政企互动好传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泉州正加快筹建民营经济研究院,完善政企互动平台体系,更好把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敏感点、需求点,把党委政府想做的和企业想要的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舞台。

此外,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着力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拿出更多真招实招,不断提升城市软硬环境,让人才安居乐业、让企业安心创业。一方面,构建更有力的开放招商体系;另一方面,搭建更多开放合作平台,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要求,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