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棵大树,在萌芽成长之前,都是一粒坚实的种子,孕育着强大的力量。泉州城建集团就好比那一粒种子,从生根到发芽,到最后破土而出成为大树,经历了七年的精心滋养——
植“沃土”! 泉州拥有民营经济发达、世界遗产城市历史文化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根植在泉州这片创新创业沃土,泉州城建集团与生俱来就浸润在优异的营商环境和生态当中。
造“氧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市直部门、属地政府等的鼎力支持下,泉州在人才引育、管理制度、市场开拓等方面抛出一揽子政策,为国企发展松绑减负,泉州城建集团从中畅快呼吸新鲜“氧气”。
强“枝干”!以实干争先,泉州城建集团立足“城市建设运营服务综合提供商”“海丝名城开发建设主力军”职能定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打头阵、破藩篱、闯新路,成就“新树长强枝”。
时光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悉心培植下,7年来,泉州城建集团逐渐枝叶繁茂、开花结果,开创了泉州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总资产近1800亿元,较组建之初翻了3倍多,泉州首个千亿市属国企锻造新增长极;累计融资发生额超8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双百亿;率先斩获“双AAA”,成为泉州首家获得双AAA主体资信评级的国企;跻身双百强,2023年跃居全国城投百强34位,较上年度提升20位,成为福建3家入选企业中的唯一泉企;位列全省服务业百强56位,较上年度提升38位。
致建设者 担当建设“大业主”
家门口的学校变多了,街角的公园更美了,多年的断头路打通了……站在清源山之巅看泉州,在新时代的阳光普照下,城市在不断扩容,容颜越发美好。
这7年,泉州城建集团以雷霆之势提升泉州中心市区能级品质,在中心市区总范围达110平方公里的东海、城东、北峰、江南、老旧等五大组团上为城市“画像”,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先后启动西华洋、后埔等13个片区,滚动式推进更新改造。从金屿、百崎、金鲤等4座“跨江过海”通道到刺桐路、中骏天峰等12座人行天桥,从提供超2万个学位的东海、城东学园等一批学校到提供近2400个床位的第一医院城东分院二期病房楼、正骨医院北峰院区等4所医院,处处都留下了“城建人”的智慧和汗水。
不断蜕变的7年里,“城建人”始终不忘“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的初心,从安置房到生态公园,从滞洪排涝到照明提升,干政府所想,供群众所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23年9月,在晋光小学东海校区,泉州城建集团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让一座崭新的教学楼从空地上矗立而起,顺利在秋季开学时以900个学位迎来学生的欢声笑语。
这些年,泉州大地持续上演轰轰烈烈的项目攻坚“加速度”,泉州城建集团作为“大业主”的项目承接能力也显著增强,仅去年就承担“抓城建提品质”项目134个、占市本级51%;年度计划投资92亿元、占市本级76%。
“年度计划投资92亿元,最终以124亿元超额完成目标!”拿数据说话,泉州城建集团过去一年完美收官。然而,摆在“城建人”面前的任务还很重——金凤屿、金崎、金鲤大道周边等10个片区刚完成征迁,蟳埔民俗文化村、法石历史街区等21个特色区在规划研究,蝴蝶湾商务中心、乌屿岛等6个区域正加紧设计蓝图……城市画卷还需要大家一棒接一棒、一个项目接一个地接续描绘。基于这样的使命与紧迫感,新年伊始,该集团便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年计划表——初步策划“抓城建提品质”项目146个,同比增长8.95%,总投资超68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20亿元,同比增长达30%。
致城市 打造发展“大平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城市开发建设同样需要金融“活水”的浇灌。以这样的大视野、大格局,泉州城建集团早在成立之初便高位谋划进军资本市场,并仅用1年时间于2018年成功摘得资本市场“金钥匙”——获评泉州首个AAA最高资信评级,开启为泉州城市建设源源不断引流低成本资金的渠口。
7年来,泉州城建集团顺应潮流,拥抱“金融”,一步一步成长为“双AAA”主体资信评级的综合型大集团,累计融资发生额超800亿元,发行利率连创新低,有力破解了城市开发的融资困境。聚力做好中心市区城市建设资金保障的同时,还为市区两级国企提升融资能力和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强力支撑。
“为何城建能成为发展‘大平台’?”面对一次次“何以城建”“又是城建”式的问题,人们从企业改革中寻找到答案。这7年中,泉州城建集团按照“做强母公司、做专二级公司、做活三级公司”的经营思路,推动内部多轮整合重组优化工作,构建“强一专二优三去四”经营布局,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3级以内,提升了扁平化管理水平,集聚裂变成效明显,连续7年以总资产、净资产“双第一”领跑泉州市属国企,如此种种给了投资者极大信心。
关于资本运作的优美旋律还在演绎。进入新发展格局的这些年,泉州城建集团加快布局发展基金和保理等非银金融板块,首年即实现保理业务超2亿元;设立100亿元母基金,筹建产业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和天使基金等子基金,以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助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致梦想 构建多元“大产业”
“善规划设计、精施工建造、能投资地产、懂建材贸易、会园林绿化。”打开泉州城建集团的业务版图,每个“城建人”都为东家是个“多面手”而自豪,见证了集团营收从成立之初的29亿元增长到108亿元,增长3.7倍,净利润从6亿元增长到12亿元,实现翻番。
谁曾想到,在7年前,刚刚组建的泉州城建集团还是由若干子企业组成,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经营业务单一。如何打破“孤岛”思维,走向市场蓝海?7年来,集团心无旁骛做实体、搏击市场攀高峰,持续推动产业横向整合、纵向打通,实现从“树大根深”引来“大树成林”,为城投公司转型升级树立“新标杆”。
——做大产业链。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积极布局设计咨询、建筑施工、地产置业、供应链贸易等多元业务板块,持续建强做大城建全产业链条,产业收入从2亿元增长到80亿元,翻40倍,集团反哺财政能力大幅提升。
——做强服务链。凭借一二级联动开发和“全产业链”集群优势,构建规划设计到片区配套的闭环建设模式,探索打造“投建营管”一体化安商房新样板,可实现开工2年即交付;持续强化工程项目投资全过程管控,通过工程设计优化、统一物资集采、实施设计监理等举措,预计年可节约成本超3亿元。
——做优招商链。坚持“走出去”敲门招商、“引进来”共赢发展,2022年以来先后与30余家大型央企、省地国企、优质民企达成合作意向,共签约项目15个以上,总投金额超160亿元;已落地南铝项目、水墨风景项目、焦溪酒店等10个项目,落地总投金额超80亿元。预计2024年将力争实现签约落地项目超10个,落地总投金额超100亿元。
致信仰 做好组织“大保障”
沐浴在冬日暖阳,位于东海片区的泉州市档案综合大楼卸下脚手架,露出了华丽的外装。虽然大楼及立体停车楼进入完工收尾阶段,但泉州城建集团打造的“党建+安全”模式仍在不折不扣发挥作用。“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特别是拆卸脚手架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每天清晨,党员同志准备的“安全早课”如期开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一家将新思想根植于心、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的国企来说,“姓党属国”始终是如磐的信念,更是企业的根与魂。这7年,泉州城建集团党委凝练打造“三全五化”党建模式,全面推进“三个一线”党建机制,探索生成“党建+安全”321工作法、“党建+乡村振兴”等一批特色党建品牌,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的“红色动力”。
伴随党建纵深推进,人才队伍持续提质。“城建人”无需提醒的主人翁意识和担当责任,是对党建最好的反哺,成为对党最真情的“告白”。
“交通市政设计分院院长年均须带队完成至少2800万元营收目标、建筑设计分院副院长年均至少1000万元……”据悉,自2022年以来,泉州城建集团权属设计集团在市属国企改革中率先启动“带指标竞聘、聘任期三年、不胜任退出”契约化管理方式,以市场化用人改革举措迅速提升水平、高效服务市场。这是泉州城建集团不懈探索“用好人、发展人、成就人”的一个镜像。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再到“战场用马”各环节大刀阔斧改革,集团不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队伍实现高知化、年轻化、专业化。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6%,45周岁及以下的员工占比79%,持有各类职称或注册类职业资格员工占比71%。
打造成就人的“大舞台”,也需拧紧人人施展才华的“安全锁”。7年来,泉州城建集团引“清”风入企,建立了垂直监督“纵向到底”、联动监督“横向到边”,一线监督“向前延伸”的纪检监察“三项监督”机制,形成了全覆盖监督体系,推动建章立制100多项,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七载风雨,春华秋实。泉州城建集团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阳光雨露”的呵护。这是一篇成长“告白”,既是对过去的“自白”,也是对未来的“宣誓”。展望新一年,“城建人”将用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和成果,以追赶超越的发展精神,奋力为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王树帆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