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便民资讯
讲好非遗故事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侗乡新语”实践团深入三江调研侗族刺绣
更新时间:2024-07-25 16:32:45    来源:中国网

(全春丽 林滢淇 庄麒勋 文淼莹 宋依博)为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利用青年力量进一步传承并发扬好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7月20日至22日,我校“侗乡新语”实践团赴三江县清花绣坊和侗绣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文化传承,源于对侗绣的热爱与坚持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侗绣博物馆的四层木楼中五个展厅里的各类展品琳琅满目,一楼展厅展示侗绣传统工艺制作工具,二楼展厅集中展示侗族工艺品,有侗族嫁衣、侗族芦笙衣、侗族背带盖、背包、花鞋、儿童花帽、十二生肖绣片、头巾、项链、手链、耳环、苗族背带盖等等,藏品300余件,所有藏品纹饰精美,‌色彩斑斓,‌让实践团的成员驻足称赞。

“我从七岁开始第一次跟母亲学刺绣,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放学和忙完农活后自己总是喜欢躲在房间用剪刀和绣针来练习,结婚以后又跟婆婆学,绣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馆长杨甜对实践团成员说。一套纯手工的侗衣,从纺布开始直至绣制完成,往往需要耗费半年甚至要一年的时间。而所有的工序中,最难的是剪纸。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几百、上千剪,每一剪都必须一气呵成。

侗绣技艺传承人杨甜展示获奖展品(霍子乐 摄)

随后,杨甜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她的剪纸技艺,并介绍了众多精美的侗族刺绣艺术品。一手握剪,一手拿纸,以剪代笔,无需草图,短短几分钟,一幅生动的凤凰剪纸图样就成型了。刺绣时,她将所有图样和纹路都存于心中,只要拿起剪刀,各式各样妙趣横生的图案就能跃然而出。随着绣技越发精进,杨甜的侗绣作品多次获奖,先后获得“柳州工匠”“广西工匠”“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实践团成员采访侗绣技艺传承人杨甜(全春丽 摄)

谈及建设侗绣博物馆的初衷,作为广西非遗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杨甜的目光坚定,“我阿妈和婆婆都喜欢刺绣,我也喜欢,她们把手艺传给了我,刺绣很美,我要让来三江旅游的客人知道我们侗绣。”“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外出务工,能见世面,赚钱也快,我建侗绣博物馆展示侗绣的制作工具、工艺和展品,也想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喜欢侗绣和参与侗绣制作,传承不能断了。”为了建设博物馆,杨甜克服种种困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历时两年多,建起三江侗绣博物馆,为侗绣文化提供一个集中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为了将侗绣宣传好、传承好。

博物馆建好后,杨甜借此作为培训基地培训绣娘,打破了“母传女、婆传媳”的家传局限,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周边的妇女,让更多当地妇女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掌握一门谋生技能,不用外出打工,实现传承侗绣的梦想。

产业发展,侗绣搭台助力乡村振兴

三江清花绣坊是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践团走进三江清花绣坊就被色泽艳丽的侗族服饰和精美精致的侗绣饰品所吸引。绣坊创办人韦清花同是广西非遗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都是她和绣娘们亲手缝制的,包括侗族的传统服饰、腰带、头饰,还有装饰有刺绣的团扇、茶杯垫、抱枕等。

在与韦清花的访谈中,实践团了解到,韦清花凭借精湛的刺绣手艺过上了好日子后,她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带动自己身边的绣娘脱贫致富,让更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侗绣产业发展的前景。她深知,只有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侗绣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传承人韦清花和覃桂珍交流侗绣(文淼莹 摄)

说干就干,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韦清花在三江县城开设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绣坊——清花绣坊。通过“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模式,即企业带头、基地培训,传承人带动、绣娘生产,绣坊将承接的订单分配给绣娘们,经过培训的绣娘利用闲暇时间刺绣,每个月可增收2000元至3000元。清花绣坊成立后,很多村中无就业岗位而外出打工的绣娘们也纷纷回乡,带动了当地留守妇女发展指尖经济。

几年间,清花绣坊已在三江县不少乡镇及易地搬迁社区开展绣娘技艺提升培训班,培训绣娘2700余人次,带动当地200多名留守妇女灵活就业,开创出了一条侗绣产业化的道路,带领数百名绣娘实现家门口就业,扩宽增收渠道,大力传承侗绣文化,用非遗扶贫推动了乡村振兴。

实践团调研三江清花绣坊与韦清花(吴章娟 摄)

前景展望,新一代传承人谈创新与发展

作为第五代传承人,覃桂珍从小耳濡目染,接触侗族刺绣、织锦、剪纸、织染等技艺。每逢暑假,她都跟着奶奶、妈妈学习侗族刺绣,大学毕业后,覃桂珍毅然回乡投入侗绣事业的发展之中。在交流过程中,作为侗绣的新一代传承人“创新”和“发展”是覃桂珍的高频词。

怎么样在传承好刺绣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同时,创新侗绣是覃桂珍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内容。“侗族刺绣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生活的态度。我一直想两条腿走路,一边传承,一边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侗绣!”在技艺传承方面,她按照侗绣的传统技艺先剪纸图案为样底,再用丝线进行绣制,虽然工艺复杂,成品时间更长,但是传统的工艺使得绣线能够保持平整且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制作出来的侗绣作品不仅图案精美,而且质手感独特。

同时,她紧跟时代需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文创产品,不断拓展侗绣应用场景,将侗绣元素融入戒指、耳环、手镯等日常饰品中,深受消费者青睐。她希望未来能够继续通过创新和开放,让侗族刺绣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覃桂珍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侗绣(全春丽 摄)

访谈时,覃桂珍对做好做大侗绣产业也有自己的思路,她坚定地说:“我们要做‘能吃得饱饭’的非遗人。”在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覃桂珍在三江南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起非遗扶贫就业“微车间”,提供侗绣培训和居家就业机会。为此她还争取到同乐乡的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为基地添置了两套电脑绣花机。如今在三江县同乐乡、洋溪乡、林溪镇3个乡镇6个贫困村带动了300多名侗族妇女为其生产侗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人,有23人实现脱贫,依托侗绣,人均每年增收6000至7000元。现在覃桂珍在探索利用三江文化旅游资源和线上平台宣传侗绣,让侗绣产业向着规模化路子发展。

覃桂珍与实践团成员们座谈(吴章娟 摄)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实践团指导老师李大章表示,三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学校“侗乡新语”实践团将通过调研挖掘其背后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宣传好三江的非遗文化、非遗故事和非遗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文淼莹表示,“每每提到传承,非遗传承人总说‘做梦都想’,我深受触动也切身体会到她们渴望发展好侗绣的迫切心情。如今,非遗传承的重担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我们大学生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这些民族非遗工艺。”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