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专家学者齐聚陇南文县 共话阴平古道文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4-07-16 10:18:57    来源:中国网

随着《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在甘肃首发,7月14日,“阴平道学术研讨会”在陇南市文县如期召开。来自四川、陕西、河南、甘肃四省的专家学者齐聚陇南文县,共同探究蜀道文化奥秘及阴平道文化内涵。

阴平道学术研讨会在陇南市文县举办 李俊兴 摄

“此次召开阴平道学术研讨会,深入挖掘阴平古道文化的独特价值,见证阴平古道文化保护成果,共商阴平道的保护传承发展大计,必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果。”文县县委书记文元旦在致欢迎词时说。阴平古道作为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通道遗址,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此次专家学者齐聚阴平道核心区和关键节点——文县,深入研究阴平道文化,对进一步深化认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创新融合阴平道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a47ae8197f866abd4c3317b19b479e4.jpg

 文县县委书记文元旦致辞 李俊兴 摄

陇南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副教授赵琪伟作《阴平古道:陇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走廊》主旨发言时表示,阴平古道在历史上既是货物流通的商道,也是文化传播的通道。甘肃陇南非遗中有地方史志明确记载经阴平古道传入的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玉垒花灯戏为明朝万历年间由四川迁居文县王垒关的袁氏家族带入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演唱而形成;阶州唱书是明朝末年由四川流传的“唱故事”随甘川商贸驮队进入陇南后演变而来;碧口评书被誉为传入甘肃“四大名镇”之一碧口镇的“四川评书”。另外,文县洋汤号子、武都打锣鼓草、羊皮鼓舞、民间石雕、民间刺绣、礼县盐官井盐制作技艺、陇南茶加工技艺等非遗也与阴平古道传播有一定关系,甘肃文县与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之间的白马人非遗之间也存在交流。

巴蜀书社、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共同向文县政府贈送丛书 李俊兴 摄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在武都区首发仪式上,作了题为《做好阴平道研究及蜀道申遗准备工作》的主旨发言。他提出,可以通过在申遗工作的基础上对蜀道阴平道的概念与内涵加以界定的同时,做好蜀道申遗的前期准备工作与实体的空间定位,建立蜀道阴平道道路文化实体标识系统(陇蜀古道其他分支亦然)。在经过实地考察,确有文献记载及考古证明的古道遗址、古城镇位置、蜀道交通节点上,由相关文化部门设立标志性的指示性文字,并建立标志性建筑物,如牌坊、石碑、摩崖石刻、亭阁等,形成蜀道阴平道的道路文化实体标识系统,以适应蜀道开展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与文化探访研学的需求,并作申遗工作的超前布局,以应对未来蜀道申遗过程中对蜀道阴平道的考察。

研讨会期间,巴蜀书社、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共同向文县捐贈《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一套,价值2.8万元。(李娟平)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