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工程,筑牢生态与粮食安全“绿色长城”!
更新时间:2024-06-15 11:43:59    来源:中国网

临近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2024年6月14日,首届“绿梦莎洲”荒漠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在绿色技术银行戈壁林草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举办。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王震带队一行,莎车县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解正海,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莎车分指挥长吴觅修等出席论坛,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众多防沙治沙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金融机构领导与会。在总结过去多年荒漠化治理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分享创新技术与理念,展望与勾勒荒漠变绿洲的全新蓝图,表达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工程,筑牢生态与粮食安全“绿色长城”的美好愿景。

本次论坛上,绿技行农业科技详细介绍了公司大力推动绿色农业项目所取得的相关成果以及新疆落地荒漠农业示范项目推进情况。期间,以基于荒漠数智农业的综合治理集成技术方案以及“十天千亩、荒漠变绿洲”的治理成效广受各方称赞。

图. 荒漠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现场

风沙止步,藏粮于地

“全年风不止,从春吹到冬”、“入眼沙铺地,有地无从耕”,这些语句形象描述了过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风沙肆虐、生态恶劣、人们生产与作业困难的景象。而现如今,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狙击战的打响,“沙漠披新绿、井田流水声”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绿技行农业科技致力于探索“可再生能源+苦咸水淡化+绿色农业+沙漠建筑”的一体化全离网式沙漠绿色农业综合发展新模式,在样板化与可复制中,让沙漠边缘成为民众们欢聚的乐园。

让昔日满目的流动沙丘、漫天的风沙渐渐成为历史,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绿技行农业科技不畏艰辛,扎根荒漠,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千亩示范落地、2024年上半年启动万亩示范,用绿色将“沙黄”逼退,充分彰显荒漠化环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图. 荒漠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坛现场

荒漠之上,瓜果芳香

莎车县拍克其乡,安营扎寨,治沙种田!在“别费劲了,肯定种不活”的村民好心提醒中,绿技行农业科技来了一拨绿色奇迹——“三天治理,三天种植,三天出苗”,而在春去秋来之时,玉米、萝卜、御谷狼尾草、高粱、向日葵、燕麦、油菜、苜蓿等作物长势喜人。死气沉沉的荒漠披上了新绿,各种小动物也在此安家,一派人类与荒漠和谐相处的新气象,农耕面积以及人类生存空间持续增加。

长期以来,绿技行农业科技通过调整不同关键材料和核心配方比例,重铸荒漠基因,把原本“寸草不生”的荒漠改造成具备植物生长六要素的完整生态系统,并打造集合植物数字生命、土壤碳汇测定、农情数据监测、高水平农机等于一体的AI+数智农业模式,大力推进机械化、规模化、无人化作业,为荒漠农业发展节本增效。

中国方案 藏粮于技

与日益紧张的耕地相比,积极应对荒漠化、开发荒漠农业已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途径之一。绿技行农业科技的荒漠绿色可持续农业集成技术则可将生态治理与“沙产业”有效结合,实现防沙治沙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双丰收。而在此期间,基于生物材料、土壤健康、人工智能、水处理等领域前沿技术的运用,绿技行农业科技业已围绕科技治沙、盐碱水再利用、增水增地和饲草保供基地等发展政策打造了体系化荒漠可持续发展农业创新方案,并彰显先进性、成熟性以及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于推动沙漠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助力,为打造“沙上粮仓”发挥积极作用。

将粮食安全抓在自己手里,中国在荒漠化农业上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未来,绿技行农业科技也将继续通过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助推“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同时,辐射百万亩荒漠改造的同时,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铸造绿色荒漠可持续农业的“中国方案”,为全球粮食生产提升赋能。

图. 绿技行农业科技基地实拍

扎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绿技行农业科技以先进的防沙治沙、荒漠化农业理念与技术,筑牢生态与粮食安全“绿色长城”。每一个方案、每一项工程、每一次创举,每一亩瓜果敲响,都是嘹亮的冲锋号角,绿技行农业科技现在以及未来,都将坚定不移为中国粮食安全以及人们更美好生产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