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再续百年琴缘,64卦古琴亮相上海泗泾古镇
更新时间:2024-05-23 14:51:27    来源:中国网

为加强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松江泗泾“原创上海精品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创新发展。日前(5月20日),“百年琴缘 和鸣泗泾”——松风听音64卦古琴展全国巡展首展开幕式暨泗泾古镇名家古琴音乐会,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委员会、泗泾镇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松江区闻阊文化推广中心、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承办。



松江区政协副主席、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金冬云,泗泾镇党委书记杨洪彬,泗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长城,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总编辑周样波,泗泾镇人大主席陆佩华,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国强,泗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国军,镇党委委员王芳,副镇长陈依出席活动。



擦亮泗泾古镇新城文化名片,助力“人文松江”品牌建设。活动创新性的将音乐舞台剧与古琴音乐会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百年泗泾琴缘故事,呈现出一场独具江南特色的新时代古琴音乐文化盛宴。



泗泾古镇是上海“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文脉绵长、名人辈出,孙道明、陶宗仪、马相伯、史量才等无不是艺术史上名动江南的大家,他们抚琴畅和、吟诗抒怀、赓续文明,演绎了一曲曲人文佳话。为更好地延续泗泾城市文脉,讲好泗泾历史文化故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接续努力下,近年来古镇昔日的人文风貌不断得以恢复重现。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便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闻阊文化打造的泗泾古镇古琴文化艺术品牌项目。



泗泾与古琴有一段温婉绵长的渊源。当年,报业巨子史量才及其夫人沈秋水,与吴门琴派创始人吴兰荪及吴浸阳为至交。史量才爱琴,沈秋水擅琴。有感于古琴文化魅力,史量才在泗泾周边收集老木料,协助吴浸阳用收集而来的老木料,应《易经》卦象斫制出了64张古琴,并在《申报》馆二楼展出。后因时局动荡,这些古琴毁于战乱。



作为古镇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之一,泗泾镇以史量才故居旁的文保建筑蒋氏民宅为基础,打造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有感于史量才及其夫人沈秋水的泗泾琴缘的故事,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负责人阮经和先生,借泗泾古镇改造之机,效仿前辈收集老木料,历时3年重斫64卦古琴,并邀请书法篆刻家题写篆刻琴铭,再续这一段百年泗泾琴缘的故事。阮经和先生作为64卦古琴传承者,也是福建宁德在沪青年创业先锋优秀企业家,其家乡周宁县委领导也亲临音乐会现场祝贺,希望立足泗泾,以古琴文化为载体,逐步搭建沟通桥梁,进一步促进沪宁两地文化经济互动交流。



泗泾古镇饱含江南水乡的一派古朴和温婉,古人曾用“九峰列翠、泗水扬帆”来描绘古镇秀丽的景色,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在众人的期盼中按下“加速键”,进入了“快车道”,“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新泗泾古镇品牌IP日益凸显。本次古琴展及泗泾镇名家古琴音乐会,旨在传承弘扬中华古琴艺术,续写古琴文化与千年古镇泗泾的百年情缘。”泗泾镇镇长孙长城说。



当千年泗泾古镇遇上千年非遗古琴,再现一段泗泾琴缘的百年佳话,展现新时代文明新风采。据了解,泗泾古镇将以此为契机,逐步打造泗泾古镇(国际)古琴文化交流基地,打响泗泾古镇古琴文化品牌。“后续,我们将陆续组织64卦古琴到全国部分省市巡展,传播古琴文化,传递泗泾声音;诚邀各界朋友相聚泗泾古镇“以琴会友”,共商古镇发展,为繁荣古镇文化而“和鸣”,逐步打造新时代的古琴音乐盛会。”上海市松江区闻阊文化推广中心主任、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负责人阮经和介绍。(汪瑞林)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