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通道县县溪镇:“双语”调纠化矛盾 平安建设显实效
更新时间:2024-05-22 10:46:17    来源:中国网

今年以来,通道县县溪镇立足实际,结合本地民情、民俗,通过推行“双语”化解矛盾纠纷法,用群众爱听、能听的语言排查化解婚恋、邻里、山林水土等矛盾纠纷,深入服务辖区群众,

深化宣传,“双语”齐下入人心

“我没读过书,不认得字,听不懂普通话,但广播喇叭里经常用侗话宣传,让我晓得了蛮多政策和知识。”县溪镇棉花坪村民粟某说。

今年以来,县溪镇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宣传化解矛盾纠纷政策和法规;线上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宣传车等载体,用“侗汉双语”滚动播放方式广泛宣传,让辖区群众听得懂、听进去、听出味。线下组织百名党员干部入户开展“双语”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面对面”的精准普法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截止目前,当地累计开展化解矛盾纠纷进校园、进村寨等普法宣传5场,入户宣传500多户,累计受益人数5千余人次。

排查纠纷,“双语”化解强人心

县溪镇组织“双语”干部下沉入户了解情况,深挖矛盾纠纷线索,进行“地毯式”摸排,及时了解群众矛盾纠纷和诉求,同时开通政府办公电话矛盾纠纷线索热线,为线索搜集拓宽渠道。

综治办工作人员将全镇矛盾纠纷“基本量”摸清,然后按照婚恋纠纷、邻里纠纷、财产纠纷、山林水土纠纷等进行分类,做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同时进行“双语”调解,通过“双语”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

责任落实,“双语”持续固人心

县溪镇每天安排专人进行轮流接访值班,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解释答复和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常态化以联村领导带队,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协同入户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及时发现、及早介入。有些不会说、听不懂普通话的村民,“双语”干部通过“双语”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调解,地道的乡音、亲切的问候,迅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让调纠工作更好开展,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帮助当事人“解事结、化心结”。

下一步,县溪镇将继续优化“双语”调纠新方式,把党和国家推进平安建设的方针政策与基层治理实际结合起来,尊重民族地区的传统风俗、语言习惯、行为方式,推动“双语”化解矛盾,筑牢镇区平安建设,为建设美好通道贡献县溪力量。(吴国灯 张政)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相关新闻】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