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身边榜样”主题访谈
【身边榜样⑨】汇聚微光 奉献大爱——记福建省学雷锋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张文彬
更新时间:2024-01-19 10:08:55 来源:福建日报

【编者按】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就像一面面旗帜、一座座灯塔,指引人们向上向善向好,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推出“身边榜样”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宣传福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先进人物及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榜样、学习榜样,汲取前行力量。

“好的好的!你来就好!我就在这边!”张文彬站在莆田仙游县红十字会门外的院子中央,目光炯炯,声音洪亮。电话那头是一位84岁的老者,希望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这是1月11日一位慕名打来电话的老人,热切期待和张文彬见面。

此时冬阳乍暖,细碎的光芒正穿过院里古榕枝丫间的罅隙,摇摇晃晃地铺洒开来。空气中的寒意一点点散去。

守护点滴微光

上个月,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等部门公布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名单,张文彬榜上有名。说起获评这件事,张文彬说这份荣誉无疑是对他13年工作成果的肯定。

2010年加入仙游县红十字会以来,张文彬陆续创建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仙游县义工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福建省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组队参加应急救护大赛、生命接力“云动会”等,均取得优异成绩;指导团队时刻关注前沿动态,推进持证应急救护员培训、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等各项任务……张文彬不仅是当地各类志愿组织和活动的发起人、创办者、组织者,更是志愿服务精神身先士卒的践行者,曾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优秀协调员。

“三救三献”是红十字会的核心工作,具有强度高、风险大、任务重等特点。它向上承托起生命的重担,向下播撒仁爱的种子;但在社会上,保守固化的传统观念等让普通群众对“三献”畏惧、却步。

面对这一困境,张文彬带领队伍在实践中整合出一套方案,以项目运营、团队建设、项目实施成效、社会影响4个板块的建设为抓手,通过将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化、规范化,从而让更多群众知晓器官捐献知识。

张文彬及其团队深入各大高校、二甲以上医院、敬老院等举办宣讲会、公益晚会,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与团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高效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远赴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进行经验交流,不断优化工作。

在宣讲上,张文彬及其团队创造性地融入莆仙特色文化元素,用莆仙戏、喊赞句等本地人耳熟能详的形式,持续拓宽宣传渠道。

奉献不凡大爱

张文彬出生于1965年,与多数同辈人一样,他们选择将青春奉献故土,半生耕耘于家乡。

提起家庭,张文彬嘴角挂着一丝苦涩。他深知自己常年为了志愿服务事业奔忙在外,家人既支持他为事业奉献,又总忍不住心疼嗔怪,最终,对彼此的爱只好藏进心照不宣的沉默里。

可说起事业,张文彬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彻底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接力”和“延续”两个词,张文彬常挂在嘴边。于他而言,这既是他在工作中追求的目标,又支撑起他行动的信念。

每一名捐献者及其亲属的形象,深深镌刻在张文彬的脑海里,张文彬称他们为“平民英雄”。说起因车祸故去的19岁“外卖小哥”陈鹏,张文彬双手置膝,面色凝重,“他那么年轻就走了,但他(捐献的器官)救活了七个人”。陈鹏生前所属公司不愿意支付赔偿,张文彬团队帮助其家人寻求法律援助,直到不久前胜诉,持续时间近3年。“对捐献者家属的物质、精神关怀都必须到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宣传不可能立竿见影,他善于适当化用戏剧、歌舞等艺术元素,巧妙地加入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进情感链接,知识和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最终促成人们观念的转变。由他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完成的原创公益歌曲《生命的接力》,得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说到这里,他兴冲冲地从口袋里摸出眼镜戴上,飞快地翻找手机信息,“给你们听听,真的蛮不错的”。

提及自己的“战友”,张文彬自豪之情洋溢。并肩作战的队员、省市红十字会的义工、开展活动结识的社会各界人士,“我们帮他们,他们也帮我们。这么多大型的志愿活动,没有他们,哪里撑得起来哦”。

在张文彬团队日复一日的倡导和推动下,仙游先后有10多人捐献器官,帮助72人获得新生;仙游县无偿献血指标完成率连续6年排名莆田市第一。(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