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
福建南平:河湖“长治” 碧水长流
更新时间:2023-01-11 08:56:53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青山长在,碧水长流。武夷山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维护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态之基,紧紧扭住河长制这个治水“牛鼻子”,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绘就一幅绿色河湖生态画卷,交出一份治水护水的亮眼答卷。

image.png

南平市河长办 供图

抓实抓细,织密全域治水“一张网”

维护生命之源,守护一山碧水。武夷山市把夯实河长制基层基础摆在首要位置,在政策保障上出新招、在工作推进上出实招、在基层落实上出硬招,不断织密织牢河长制责任网,全面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转变。

全面建立组织体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此,武夷山市全面构建市、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市设立市级河长8名,乡镇河长20名、村级设立河道专管员116名,实现辖区内所有河流(水库)河长(库长)全覆盖。

image.png

南平市河长办 供图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河湖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实施“五乱三非”整治行动,拆除房屋违章搭盖3处、牛棚1处、凉亭1处,清理鱼塘鸭舍各1处,清运生活及建筑垃圾500余吨;开展水电站清理整治攻坚,完成全市48座生态泄放考核及15座水电站清理整治;开展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攻坚,巩固提升县级及以上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成效,完成千人以下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开展城乡生活污水整治攻坚,新建改造城区生活污水管网18公里;新建改造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配套管网20公里;新建100个垃圾分类屋、亭及分类投放点,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340户;新建8个村庄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坚持流域协同。今年以来,完成五夫镇翁墩溪2835m山洪沟治理;实施潭溪三期和九曲溪二期工程,综合治理河长9.3公里,保护人口0.43万人,保护耕地4700万亩;实施推进横源溪、程溪、黄柏溪、梅溪、首阳溪及潭溪等河段综合疏浚整治,长度约8.7km,疏浚总量约22万m³,优化流域防洪布局,提升城市防洪标准;完成省河长办督办问题1个、省河长制平台下发“四乱”问题22个、省水利厅下发问题8个、水利厅96133平台下发问题6个、南平市河长办下发问题14个;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7万亩;完成植树造林1.14万亩、森林抚育7.23万亩、封山育林4.06万亩;提高农药利用率,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减少4.29%、4.69%;全市5家规模以上淡水养殖主体落实养殖尾水治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构建水量充足、水流自然,水质良好的水环境。坚持水岸共治。强化河湖管理范围线和河湖岸线分区规划。目前武夷山市已完成50平方公里以上20条430公里的四、五级河道岸线和生态保护蓝线划定及“一河(湖)一档一策” 的修编工作,取得政府批复实施,针对辖区内河道不同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河长制工作。坚持管护并重。开展河道采砂执法专项行动和渔业资源保护,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落实生态环境环保护法,坚决依法对破坏水环境问题予以整顿打击,坚持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2022年,查处办结河道采砂违法案件9起,处罚金4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08万元;处置环境污染投诉122起,办结率100%,行政处罚案件6起,共处罚金额122.9万元,查封扣押案件5起,移送公安污染环境罪1起,完成生态损害赔偿4起,赔偿金额10.5万元;发现各类违法捕捞行为14起,予以警告驱离11起,立案3起,已办结2起,罚款1900元,没收电捕设备5套,渔网5匹。

武夷山市坚持问题导向,锁定目标,突出重点,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条条措施“落地生根”、一项项工作强力推进,武夷山河长制工作迅速形成了“党政同责、河长领治、部门联治、流域共治、全民同治”的良好态势,扎实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成”到“全面见效”。

首推“河长+”体制,下好河湖整治“一盘棋”

如何加强水管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维护水生态,让市民及游客乐享武夷绿水青山,是当前面临的难题。

image.png

南平市河长办 供图

为此,深入推广生态巡查机制和完善“河长办+公安、检察院、法院”部门司法联动机制,探索河湖管护新模式,聚焦水流域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执法监督重点问题,以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联合巡查、联合督办、联席会议,实现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协调配合、高效联动。

2018年1月,武夷山市检察院、法院驻市河长办联络室正式揭牌成立。确立了“河长+检察+法院”工作机制。2019年起,武夷山市检察院加大力度开展“河长制”相关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检察机关驻河长办专人专职的工作机制。

image.png

南平市河长办 供图

“河长+两院”定期开展巡查,送法进乡村……为守护武夷的绿水青山,武夷山市不断强化“山、林、水”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网”,筑牢多元治理“防护堤”。每年春季,检察院、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到武夷山东溪水库、梅溪等河流开展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集中放养适合当地水质生存条件的鲢鱼、草鱼等鱼苗。2022年共放生了鱼苗130多万尾,丰富鱼类资源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武夷山水资源保护。  

创新机制,蹚出治水管水“一条路”

为有效破解河长制工作长效管护难题,全面实现武夷山市河长制工作监督管理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武夷山市河长办创新管理模式,借助科技手段,建立市级河长制智能化生态巡查平台中心。目前,已整合接入公安、环保、防汛、水电总公司等部门总计约70多个涉河涉湖视频监控体系,实现水利、生态环境、公安综治等相关部门的涉河湖基础数据信息、断面水质、河湖监测、保护管理、巡查保洁等信息内容共享,开启“天上看、网上管、水上巡、掌上查”的智能治水新时代。2022年,通过无人机技术开展崇阳溪、潭溪、九曲溪等河流巡查约67公里,发现和处置问题22起。

在武夷山,全面治水不仅是“政府治”,更是“全民护”,全市干群拧成一股绳、凝聚一条心,共同守护那一抹碧水如镜的美丽乡愁。为推动全市水生态系统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人水和谐、因水制宜、综合治理的美丽武夷,武夷山市河长办聘请当地知名企业为武夷山市企业河长;动员兴田镇“老党员河长”、星村镇民间巡查队等民间组织力量;与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保护母亲河志愿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到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工作中,形成全民治水的合力。

image.png

南平市河长办 供图

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8年起,武夷山市实施城区河段保洁社会购买服务,建立配备专业的河道保洁队伍与设备,推动市区河道保洁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管理转变,成为南平地区首例实行河道保洁社会购买服务的城市,从实现企业化的运营管理、服务、监督、考评一体的河道保洁服务机制。2021年,乡级河长曾智敏荣获“全国优秀河(湖)长”称号。2022年首批福建河湖文化遗产评选中武夷山下梅当溪、黄柏溪红旗渠两处上榜,尤其是今年国庆期间武夷山市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以及河湖治理成效在央视新闻联播和央视13新闻频道的“江河奔腾看中国”节目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武夷山各流域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7条小流域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功能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保持优级,综合指数常年居全省前列。

武夷山将继续以水为墨、以绿为题,不断勾勒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图。(蔡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