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实践队:聚焦闽地物业管理法治化与业主权益保障实践调研

中国网海峡频道 2025-05-13 16:54:12

近期,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序筑基”实践队于今年3-4月完成了对泉州、福州、厦门三地的物业管理法治化与业主权益保障专项调研。这支由法学博士林烺老师统筹、3名法学院学生为实践主体组成的调研团队,以青年视角聚焦业主权益保障难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法治智慧。

在“十四五”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的背景下,物业管理法治化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据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下旬,福建省物业服务类投诉累计达1170条,仅当年新增255条;物业管理行业投诉478条,当年新增157条,反映出业主权益保障短板与行业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为对福建省物业管理法治化以及业主权益保障情况有更多了解,团队成员深入泉州、福州、厦门多地开启了调研之旅。

泉州安溪文昌社区:“三位一体”模式下的刚柔并济

实践队成员在对泉州市安溪县凤城镇文昌社区主任苏振贵进行访谈

在泉州安溪县凤城镇文昌社区,实践队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安溪物业行业协会会长苏振贵深入交流,了解到当地推行社区、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协作的“业账社审”模式。“基层治理需要‘软硬结合’,既要靠法律规范权责,也要用‘收被子、洗鞋柜’的细节服务温暖人心。”苏振贵主任的治理心得,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法治与德治融合”的实践逻辑——该社区通过制度化协作与人性化服务,有效提升了业主权益保障水平。

泉州安溪蓝溪明珠小区:老旧小区的自治挑战

实践队成员与泉州蓝溪明珠小区业委会主任谢志龙的合照

作为老旧小区代表,泉州蓝溪明珠小区业委会主任谢志龙向队员坦言治理难点:业委会成员参与度低、治理力量专业性不足、部分业主配合度低。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小区仍凭借扎实的权益保障工作赢得居民认可,凸显老旧社区在资源有限下的治理韧性。

福州万科广场小区:业委会建设的“信任鸿沟”

实践队成员在对福州万科广场小区业委会成员李先生、林先生进行访谈

在福州万科广场小区,实地走访发现业委会成立困难、功能缺位问题突出,业主对自治组织信任度不足,导致权益保障机制“失灵”。这一现象反映出新建商品房社区在自治架构搭建初期的共性难题。

厦门国贸蓝海小区:透明度与信任构建的双重考验

实践队成员对厦门国贸蓝海小区业委会刘秘书进行访谈

厦门国贸蓝海小区业委会秘书刘女士介绍,业主高度关注物业费透明度,尽管业委会通过公众号定期公示工作内容,仍有业主质疑业委会与物业“利益绑定”。不过该小区严格依照《民法典》程序进行业委会换届,且党员在业委会中占比较高,展现出规范化自治的探索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地调研让我们掌握了反映当下福建物业管理现状的一手资料。”实践队成员表示,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他们深切体会到基层治理中“法条落地”的复杂性——既要破解制度执行堵点,也要化解居民心理隔阂。

从社区治理的“小切口”,实践队看到基层治理的“大格局”:唯有让法律接上地气、让治理充满温度,才能筑牢业主权益保障的根基。作为深耕闽地法治实践的青年团队,队员们表示将持续深化研究,以专业力量助力福建物业管理法治化进程,让法治中国的基层基石更加坚实。

据悉,该实践队后续将整合调研成果,形成针对性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青春力量与法治实践的碰撞,正为八闽大地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张怡婧 郝冰倩 柯甄真)

责任编辑:胡俊 章雯珂(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