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200余名台青共筑创业就业梦 厦门湖里区多举措助力台青扎根发展

4月26日,厦门市湖里区同步举办两场两岸青年交流活动——200余名台湾青年走进创业基地探寻机遇,220余名台湾学生参与湖里区首届台湾学生就业、实习、见习现场对接会。从创业孵化到就业护航,湖里区以政策赋能、硬件支撑和情感联结,为台青扎根大陆发展铺就暖心之路。

创业基地“硬核”配套点亮台青梦想

当日上午,来自省内外及台湾岛内高校的200余名台湾青年,先后参访厦门正旺兴台青创业就业影视基地与海西MCN两岸青年三创基地。在正旺兴基地的影像艺术空间内,40余米高的实景摄影棚、专业级影视设备与数字创意技术令台青们惊叹连连。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该场地可容纳汽车拍摄、吊威亚等高规格需求。现场政策宣讲环节,场地免租、创业补贴、导师对接等惠台举措,进一步点燃了台青的创业热情。一位即将毕业的台青感慨:“自己虽有创意,却苦于缺乏资源,而这里从硬件设施到服务保障,都如同贴心的“创业保姆”,让人倍感安心。”

随后,参访团转至海西MCN两岸青年三创基地,探秘直播经济的“厦门速度”。透明直播间内主播们紧张推介产品,“金门馆”陈列的金门高粱酒、金门钢刀等特色商品,以及跨境企业展区的“智能助眠床垫”,让台青直观感受两岸经贸活力。基地负责人详细解读运营模式、产业扶持政策及孵化机制,为台青勾勒出清晰的创业路径。

就业对接会人气爆棚 台生点赞“暖心政策”

同日,湖里区首届台湾学生就业、实习、见习现场对接会在翔鹭国际大酒店举行,吸引59所学校的220余名台湾毕业生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活动现场,厦门大学台籍硕士生赖同学分享:“非常希望能在厦门就业,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厦门与台湾文化相近、语言相通,而且金门离厦门很近,想家时买张船票半小时就能回到金门,缓解思乡之情,非常适合自己。”

湖里区委台办主任方旭明表示,此次活动原计划招募100人,实际到场远超预期,“印证了湖里区惠台政策与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作为大陆首家两岸合作银行,厦门银行人力部总经理助理唐蕾介绍,已累计接待13批约700名台湾学生实习,现有40余名台籍员工在岗,此次招聘岗位“不设上限”。在厦台青曹圣永以亲身经历鼓励后来者:“尽管两岸行业规范存在差异,但福建已有45项技能职业资格互认,脚踏实地定能实现梦想。”

政策持续加码 推动两岸融合走深走实

两场活动背后,是厦门市湖里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坚定决心。方旭明强调,湖里区作为厦门经济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岗位资源与完善配套,未来将跟踪对接会成果,“推动项目与人员切实落地”。参访活动中,台青对跨境电商、新媒体等新兴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而对接会则涵盖金融、科技、文创等多领域,为台生提供多元化选择。

厦门正以产业硬件搭建舞台,让台青共享发展机遇。从创业基地的“零距离”扶持,到就业政策的“全周期”保障,再到技能资格互认的“破壁”探索,两岸青年在交流合作中增进认同,书写更多“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故事。正如台青所言:“这里市场广阔、机会众多,只要勇敢前行,梦想终将落地生根。”(黄慧 陈明毅 陶实菲)

(责任编辑:胡俊 章雯珂(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