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泉州市科技金融工作获全省推广

民营经济是泉州市发展最大的优势和特色,然而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约占60-70%),且面临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高、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泉州市不断加强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方向集聚,深化基金行业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帮助民营企业获得突破传统产业瓶颈发展所需的“源头活水”,推动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科技动能。

近日,泉州市委金融办力推的“强化基金赋能推动民营企业科技转型升级”这一做法被纳入全省“学习借鉴推广科技金融典型案例(第一批)”。

推动基金提质增量

泉州市出台《泉州市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提供落户、经营、投资、招商、人才、风险补助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实施“刺桐红”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战略投资,健全涵盖政府、国企、社会资本的全方位基金矩阵,完善政府、专家市场共同参与的政府引导基金论证和决策机制。定期开展市政府股权投资基金会议,已对11支基金运作模式、组织架构及投资策略进行优化。至2024年底,全市设立20支政府引导母基金、规模超625亿元,吸引在泉设立国资基金65支、规模334亿元,投向民营等初创科技型企业达30.61亿元。

强化基金招引落地

近年来,泉州市打造泉州海丝基金小镇、晋金私募汇、南翼基金会客厅三大基金集聚区,累计引进基金管理人70家、总规模551.79亿元,并推动凯辉基金中国总部、兴银基金落地泉州,实现泉州市世界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公募基金零突破。同时,泉州市开展“中金公司走进泉州”活动,发布规模33亿元中金启元海丝基金;举办“泉州市2024年创新大会”,发布10个创投基金投资“硬科技”典型案例,树立“科技、产业、金融”一体的科创母基金标杆。

优化基金行业生态

泉州市成立福建省首个地级市基金业协会—泉州市基金业协会,强化与上海股权投资协会、深圳创投公会、苏州市基金业联合会的对接联系,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创新推进共建行业生态合作联盟。首创“泉州创投日”活动,搭建政府、基金与民营企业精准对接交流平台,已开展10余场专题活动,参与投资机构、企业累计超800家次。

目前,泉州市已形成九大千亿产业集群,超5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助力九牧全球首个“绿色黑灯工厂”投入使用;泉州现代体育产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第四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全省2024年度唯一国家级集群;新增2个国家级、6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数、总数均居全省第一,国家级数量(5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全国城市第五;助力铁拓机械成功上市,实现北交所上市零突破。

(责任编辑:胡俊 章雯珂(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