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
文旅小镇展新姿
——南平市建阳区营口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侧记
更新时间:2023-02-04 17:45:13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中国网福建讯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初春的二月,闽北山区的气候还是冷溲溲的,但阳光却很好,明媚而温暖。

我们一行三人采风团从建阳城区驱车出发,沿着省道邵阳公路一路前行,如今的邵阳公路也乘上了环武夷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东风,辅上了柔软而平坦的柏油路,行车十分地顺畅舒适。大约半小时就抵达了闻名遐迩的文旅小镇——莒口镇。

莒口镇地处建阳中西部,位于武夷山南麓,境内山峦叠嶂,河沟纵横。其中云谷山、华家山山脉相连,麻阳溪、书营溪、茶马溪穿境而过,这里山青水秀、气侯宜人,是一块不可多得创业、旅游休闲的宝地。

image.png

在营口镇政府大门口,该镇的党委书记周天翼等一行人已在等侯。寒暄片刻,我们就向声名远播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名录的小源村进发。

大约驱车半小时、就来到了小源村,小源村的刘书记已在村头迎候我们。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头那四、五棵硕大的古樟树和苦槠树,它们茂密的树冠四处生长,遮天敝日,自成风景。村民们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在树下的石桌上,打牌聊天,很是休闲快活,村民们管叫这片古树成林为“风水林”。

抬头望去,整个村庄形同一条游动的鱼,显得恬美而生动。沿着蜿蜒的小石路往前走不远处,一条清澈流水潺潺的小溪向我们欢笑,抬头一看,便是驰名中外的屏山书院,该院距今已有600多年了还保存完好,大门上的砖雕各种飞禽猛兽诩诩如生、房屋内的各种木料还是当年保留下来完美无缺。

image.png

村民介绍说,该书院建筑始建于明代,由著名理学家朱熹幼年老师刘子翚后人刘为迁居此地而建的,已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并加以保护起来,如今慕名而来的游人如缕不绝。

沿着小溪漫步村中,一幢幢明清建筑展现眼前,纵观村子的整个村子风貌古朴和谐,仅具有典型特色的明清传统建筑就有15幢,其中有保存完整的屏山书院,位于村庄中心位置。还有几处为“西山景照”和“云峰阳蜀”的寨门,更加显示出人古人的智慧。

相传公元1175年,朝廷为了褒扬刘子翚在武夷山五夫教育事业的功绩,颁布圣旨钦命扩建屏山书院。

不觉中来到了村尾,但见有一轮硕大的水车在悠然地转着,水声阵阵很是悦耳,让人顿感小村古朴的气息。放眼望去,整个小源村是沿着“鱼”状的山形,依山而建,顺势而为,无不体现先人的建筑水平与智慧。它使整个小村巷道相连互通,把错落有致的古祠、书院,碑坊等明清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一块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紧凑精致,美轮美奂。

看完古朴精致的小源村,我们一行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继续前往莒口镇的另一个省级传统古村落——东山村浑头林。浑头林是个自然村,如今依然保留有50余座明清风格的古民居,整个村子象一座城堡,用青石砌起来的古城墙将村子包裹得严严实实,它由东南 西北四座城门出入,相传是当年村民为了防止和抵御土匪山贼的侵扰而建的。

走到村子的中央,议事亭里还保存着一块乾隆44年时期的石碑,上面刻有“合乡禁碑”四个大字,也就相当我们当今的村规民约,很有文旅保存价值。

依着古朴的石板路登上村子的顶端,放眼望去对面的西山象一座沉睡的卧佛,阳光普照,安静吉祥、气象万千。

在采访的途中,我们有幸地结识了两个热心投资者,来自厦门的苏钟文和罗桂兰夫妇。其中罗桂兰大姐是本营口人,早些年上学工作去了厦门,后来事业有成,又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感召,毅然决然地花费一千多万元回到自己的家乡莒口东山村这一朱熹文化遗址西山投资,发展文旅事业。他们热情邀请我们一行顺道前往西山考察观光。

罗大姐告诉我们,他们现在兴建的三座建筑,隐西山房、西山寺、西山大食堂(可供游人食宿的民居),还花了一百多万元从村子的山脚下,开山炸石修了一条汽车可达山顶的山间公路。

由于罗大姐是莒口本地人,后来从莒口这个山区走向更广阔的大城市上学、工作,还去了欧洲各国、东南亚,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环游,见识多了,视野也开阔了。但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家乡营口这片热土,她还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了解到莒口西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有唐朝罗隐建的3.5公里的古城墙,有南宋大儒蔡元定建的西山精舍,还有蔡元定与朱熹云谷悬灯相望,答凝解惑的美丽传说,西山顶上还有南宋理宗皇帝御赐“西山”的摩崖石刻,它是对朱熹大弟子与挚友蔡元定在西山研学、著书会说,弘扬理学四十年的肯定,美丽的西山有着极及厚重的朱子文化遗存,他们被深深的吸引着!

image.png

他们说,当年大学者蔡元定辞官归隐西山精舍,著书传学,过着悠然清苦的生活,后被学人尊为西山先生。如今他们享受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这是他们夫妇花巨资兴建隐西山房、西山寺及大食堂的精神动力!于是我们乘上罗大姐四轮驱动的越野车,一路翻山越岭,坎坷曲折沿着一条刚开通不久初具通行能力的山路,艰难前行。

罗大姐一边开车一边指着路边裸露的碎石告诉我们,这一条山路是她花了几十万元雇佣铲车、挖掘机和人工,用半年的时间才开出来的山路,其艰难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叙述。    

图片1.png

听完罗大姐的一席话,我们被深深打动了。

大约40分钟,越野车到达了西山的一处开阔地,旁边矗立着三幢刚建好的房子,即隐西山房、西山寺、大食堂。

山门前有一口大水塘,约有20多亩,水塘中央波光粼粼,很是壮观。

从隐西山房向西南望去,山塘前方是一个溢口,两边树木十分茂盛,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山塘,也照耀着我们,让人顿觉温暖如春。  

休息片刻,我们继续往山顶攀登而去,约10分钟就到了有南宋理宗皇帝御赐的“两山”摩崖石刻了。

只见阳光从树林的间隙照射进来,照射在雕有“西山”两个苍劲有力的石刻上,幻成一圈圈五颜六色的光环,无不叫惊叹。

一天下来,我们一行分别走访了营口镇境内三处极有文旅价值的传统景点,被深深所吸引,也由衷地赞叹莒口镇近年来地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所取得的成绩。

于是,我们也随机采访了陪同采风的莒口镇党委书记周天翼。

周书记告诉记者,这些年,莒口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积极引导和培育文旅产业,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镇里始终可持续性地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投入四千多万元的各项资金,把硬化公路修到每一处有文旅价值的所在地,发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进来,如今已形成以马伏朱熹的寒泉精舍和西山摩崖石刻为两翼,以茶布毛竹林海和传统古村落小源村为中轴的,多点连片的文旅产业格局,向世人展現出蓬蓬生机的闽北知名文旅小镇的新姿。

下一步,莒口镇还将乘着赶上武夷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观光带的东风,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使这一产业更上一层楼,喜迎八方来客。(陈谋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