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岸
正在高发!严重可致死!台州一地疾控重要提醒
更新时间:2023-04-25 09:57:26 来源:台州晚报

温馨提醒:

“发热伴”已进入高发季节

每年4-10月份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的高发季节。

椒江区疾控中心特别提醒:

户外游玩、劳作时,需警惕被草地、茶园、灌木丛中潜伏着的蜱虫叮咬!

因为小小的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而发热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01

蜱虫叮咬 传播发热伴

该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人时,病原体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血性分泌物等体液,也可能导致传播。

02

叮咬后高热 警惕发热伴

被蜱虫叮咬的人发病前会有1至2周的潜伏期。

之后可能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甚至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03

被蜱虫叮咬 正确取出蜱虫

蜱虫多见于山区、丘陵地带,野外环境中一旦被蜱虫叮咬,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

或者,用烟头、香头轻烫蜱虫露在体外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千万不能硬拽硬拍,否则蜱虫的头部会断在皮肤里,可能引起感染。

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04

如何预防小小“发热伴”

避免和预防被蜱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

户外出行注意:

户外、旅游上山劳作时,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特别是去野外活动,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最好不要穿凉鞋。

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蜱虫有无附着,针织衣服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不易蜱虫黏附。

家居生活注意:

生活在山区、丘陵等地区的居民,也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及时就医、主动告知:

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的市民,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就诊中,应主动告知医生有户外活动或蜱虫叮咬史。尤其是家中有这种病人的,一定不能直接接触病人或血性分泌物,以防感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