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奋进新征程 福建谱新章】 “铁城”嬗变——访南平邵武市市长郭绯红
更新时间:2022-08-15 08:58:00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者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现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丰硕成果,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中国网海峡频道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福建谱新章’”主题采访活动,围绕“对话党代表”、“产业发展”、“医卫先锋”等领域主题,全方位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福建新篇章”。

 中国网福建讯  南平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史称“南武夷”,又称“铁城”,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工业基础扎实。近年来,邵武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新材料和林产工业为代表的“242”产业集群,曾经的“小三线”基地在转型发展、跨越崛起。2021年,邵武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6亿元,成为南平首个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的县(市)。

图片3.jpg

郭绯红市长调研环武夷山国家公园项目  邵武市政府办 供图

“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持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舞好龙头,激活全域’,推动文旅产业从量变到质变;围绕‘打造主导产业,实现叠加效应’,推动乡村产业加快蜕变”,关于昔日的传统“小三线”城市逐步迈向现代产业体系“富美新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邵武市人民政府市长郭绯红言简意赅总结道。

【工业“蝶变”】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242”,是对邵武产业体系的数字概述。郭绯红介绍,经过历届邵武市委市政府的接续奋斗,邵武初步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林产加工、新型轻纺、食品加工、机械制造4个传统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文旅康养2个未来产业。

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邵武定下了“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主基调。对此,郭绯红分别以新材料产业和林产工业作为“注脚”勾勒邵武产业发展图景。

图片4.jpg

邵武市金塘园区建设中的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六氟磷酸锂项目 邵武金塘园区 供图

新材料产业是邵武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全市拥有规上企业147家,其中,新材料产业企业就有55家。为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邵武坚持以金塘工业园区为依托,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园区供水、排水、供电、供热、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先后被列为省级绿色园区、第一批园区标准化建设示范试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省“十四五”规划氟新材料产业集群平台,2021年通过国家安全风险C级评估。园区聘请付贤智、涂善东、任其龙等院士专家为高质量发展顾问,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把脉会诊。同时,发挥省级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优势,加快新产业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往高端、产品往终端,推动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延伸,新材料产业渐成集聚态势。三爱富、新宙邦、永和、永太、中化蓝天等全球氟新材料领域前20强企业先后入驻,并陆续建成投产,产业链由一枝独秀发展为百花齐放,“虹吸效应”初显,构建了以永太、永瑞为龙头的新能源材料,三爱富、永晶为龙头的湿电子化学品,威凯、准信为龙头的芯片材料,永和、帝盛为龙头的高端氟材料等产业体系,形成了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有望在“十四五”打造500亿产业集群。

林产工业是邵武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市有林产工业企业364家,2021年实现产值14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的精品竹筷胚、60%的一次性竹筷、90%的竹勺均出自邵武。

近年来,邵武通过实施培优扶强、延链强链、招大引强等行动,打造“1+N”园区,构建“全链式”公共服务和知竹网平台,创新链长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围绕“双碳”目标,全力推动林产工业向链条化、精细化、体系化发展。

图片5.jpg

郭绯红市长调研福人集团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薄型竹刨花板项目 邵武经济开发区 供图

为实现“全链变现”,邵武从竹拉丝、竹条、竹烤串等传统竹材初加工,逐步向工艺竹筷、竹工艺品、竹家居用品等竹材精深加工转变,向竹刨花板、竹纤维板、竹炭等竹下脚料综合利用延伸,形成了完整的竹产业链,做到“全竹消化”、“吃干榨尽”,成为全国产业链最完善和综合利用最高的竹产业加工基地。

为实现“全链精细化服务”,邵武建立了产业链长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链长,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出台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从项目投资、增资扩产、技改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为竹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鼓励引导上游企业发展工业设计、研发创新等平台,中游企业发展产品检验检测、专业林产业互联网、市场推广等平台,下游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现代物流、品牌建设等平台,推动资源集中集聚。

为实现“双碳”目标,邵武以“森林生态银行”改革试点为抓手,构建产销一体闭环管理体系,做到分散式输入、规模化整合、专业化经营,推动林业资源要素集中聚集,促进一产接二连三。目前,全市有近5万人从事竹木产业,有效带动林农致富、村财增收和乡村振兴,切实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绿色通道。

【文旅“质变”】

舞好“龙头” 激活“全域”

2021年,邵武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42.2%、45.1%,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工业立市的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竟然略高于第二产业。

对此,郭绯红表示,这与文旅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邵武的文旅产业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

图片6.jpg

邵武市和平古镇鸟瞰全景  邵武市和平镇 供图

邵武拥有和平古镇、云灵山、天成奇峡等5个国家4A级景区。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8%,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文脉底蕴深厚,邵武有1700多年建县史,孕育出太极宗师张三丰、宋代名相李纲等历史名人;红色底蕴深厚,现有中央苏区纪念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等遗址29处。

郭绯红表示,邵武立足资源优势,舞好“龙头”,激活“全域”,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产业“量变”积累为“质变”。

对邵武而言,和平古镇是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古镇建置始于唐朝,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历史上出过137名进士,素有“中国进士之乡”之称,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为将和平古镇打造为邵武文旅龙头,邵武市委市政府真可谓“不遗余力”,郭绯红介绍,邵武始终坚持保护优先、挖掘历史文脉、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投入,有序推进开发建设,切实提升古镇综合效益。

坚持保护优先。邀请同济大学阮仪三、李浈教授编制古镇保护开发系列规划,对有价值、连片的明清古建筑进行收储保护和产权置换,现已完成百余处古建筑收储修缮,并组建专业修缮队伍进行预防性和抢救性保护,现存的东门谯楼、北门谯楼及部分城墙,长600余米的“福建第一街”以及和平书院、黄氏大夫第等典型明清古建筑,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

图片7.jpg

邵武市和平古镇“禾坪赋”石雕  邵武市和平镇 供图

挖掘历史文脉。注重留住古镇的“形”和“魂”,传承植苎织布、稻田养鱼等生产习俗,挖掘傩舞、三角戏等民间艺术,弘扬黄峭文化,讲好张三丰故事,宣扬碎铜茶道,通过“金秋拾稻”“稻浪抓鱼”“回味豆香”“水果采摘”“摆果台”等生动活泼的体验项目,既发展旅游经营、致富增收,又留住古镇乡愁。

提升运营水平。坚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引进了福建旅游投资集团,全面负责和平古镇景区的运营管理;对文化街区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丰富业态;升级改造“渔桥耕读”生态湿地公园和非遗活态、时光体验、和平粮站等5大场馆,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

在持续舞好和平古镇这个龙头的同时,邵武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快实施旅游补短板工程,打造一批富有吸引力的文旅、农旅、茶旅、体旅、康旅、食旅、红旅融合项目。精心组织筹备“畅游邵武”系列活动,策划推出亲子游、观光游、研学游等一批文旅线路和优惠措施,以短视频、微营销为切入口,开展多领域、全覆盖、立体化的矩阵宣传,打响“邵武是个好地方”城市品牌。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龙头带动效应”正在潜移默化地显现出来。今年上半年,邵武旅游人数达35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1.62亿元。

【乡村“蜕变”】

打造“主导产业” 实现“叠加效应”

在工业和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邵武的乡村振兴工作也独具特色,正在逐级显露出它的“样板价值”。

郭绯红介绍, 邵武坚持“一镇一品牌,一镇一特色”,19个乡(镇)、街道围绕“烟、兔、鱼、果、药、菌”等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沿山、下沙等乡镇把竹荪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全市竹荪种植面积达1.5万亩,通过设施栽培等技术应用,建立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体系,竹荪产量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竹荪种植大县古田县销售的竹荪有50%来源于邵武。

“鼓励各村立足当地资源,找准主导产业,持续培育打造,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效应”,郭绯红表示。

以水北镇龙斗村为例,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水北镇龙斗村调研,提出“龙斗,龙斗,要做龙头”。多年来,龙斗村牢记嘱托,围绕做实乡村振兴这篇文章,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牵引,构建“高标准农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提升。

图片8.jpg

邵武拿口池下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 邵武市拿口镇 供图

郭绯红介绍,龙斗村着力构建“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模式,将山、水、林、田、村一体打造,增添游玩、观赏美景元素,实现了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油、粮油变美景、乡村变景区“四变”,激活乡村活力;构建“高标准农田+规模经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先建后补”将自己流转的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或整体流转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现规模经营,助力农民增收。

此外,晒口街道高峰村打造研学教育产业基地、金坑乡金坑村打造“金坑好米”生产加工等5个特色产业项目,为当地村集体实现年增收5万元以上。这些生动的案例,描绘了邵武“打造乡村主导产业,形成多方共赢叠加效应,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华丽‘蜕变’”的生动镜像。(林锦旺 施德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