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
泉州安溪:水土保持护生态 水润万物惠民生
更新时间:2022-07-20 16:02:53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纳太华尖之灵气,润清溪水之膏泽。安溪,山灵水秀,文化厚重,民风淳朴,“龙凤名区”的赞誉不仅令每一个安溪人自豪,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心生向往。

安溪——为水而喜。作为晋江西溪发源地,境内主要河流有晋江西溪和九龙江北溪,总流域面积3652平方公里,全县人均水资源4209立方米。

安溪——为水而忧。2015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59平方公里,约占县域面积的21.61%,其中崩岗12000多处,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地攻坚”县份之一。其中,崩岗水土流失、茶园水土流失和矿山水土流失是压在安溪水土流失头上的“三座大山”。

山之宗,水之源的自然禀赋决定了安溪的生态战略高度,而治理水土流失则是守住江源绿水青山的关键,更是生态优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安溪县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融相促、共生共长。水土流失率从2015年的21.61%下降到2021年的15.82%,下降幅度全省第一位,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等荣誉。崩岗治理的“安溪模式”在全国推广应用,水土保持“以奖代补”在全国水利工作会上做典型发言,湖头山都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

一项项荣誉,足以说明安溪在治理水土流失上铆足全力,创造了“绿色奇迹”。

为改变困境,推倒水土流失的“三座大山”,安溪县启动史无前例的水土治理,突出“崩岗侵蚀地治理、茶园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矿山迹地生态修复”四大重点治理工程,群策群力做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针对崩岗崩塌程度和地理位置特点,安溪县探索总结出四种治理模式,综合治理崩岗9千余处,效果明显。通过削坡治理,配套道路、排水沟等设施,整理、开发2780亩工业用地,产生经济效益2.8亿元,引进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旺旺食品等重大项目。对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的崩岗侵蚀地,通过综合治理,依托地热资源优势,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项目。同时,采取“上堵、下截、中绿化”办法,实施治理面积5.3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提高33%以上,年增加蓄水量300多万立方米,年拦蓄泥沙约20万吨,并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治理精品项目。采取强度削坡等办法,把整片崩岗群整理成水平梯田,种植经济作物,建成茶果园3200多亩,直接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

安溪县率先在全国探索建设生态茶园,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茶树留高全面推进茶山生态修复的通知》,倡导茶树留高、梯壁留草,做到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梯岸梯壁有草,前埂后沟,并总结推广“三网一园面”茶园治理“安溪模式”,即林网、路网、水网及园面治理工程,改善茶园小生态,提高茶叶品质。十二五以来,安溪累计建设生态茶园45万亩。同时,启动实施“退茶还林”工程,把25度以上山坡地及生态脆弱区的茶园逐步退出来,因地制宜,还林、还果、还蔬,截至当前,全县共退茶还林还耕近5万亩。

在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上,安溪县以小流域为单元抓好封育治理,结合“河长制”“山长制”、安全生态水系工程等,对山、田、林等全面规划,建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防护体系。按“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布设防治措施,在流域上游及山脊、山顶和陡坡地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利用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涵养水源;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等相结合,建设生态果(茶)园,推广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结合安全生态水系工程,对崩塌和防护设施薄弱的河道,清淤清障,修建生态护岸和植树种草,建设生态清洁型的水流域,促进小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同时,把小流域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湖头山都村、虎邱竹园村等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生态支撑。

此外,安溪县还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生态建设首要突破口,2010年以来,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石材行业整体退出计划,区域内73家矿山开采企业、637家石材加工企业实现全面退出。石材行业整体退出后,安溪全力组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11平方公里矿山进行修复,成功列入国家级示范工程盘子,到目前已投入资金4亿多元,官桥铁峰山、龙门洋坑“拔死虎”等矿山治理项目成为全国矿山治理的典范。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安溪县水土流失治理从沟壑纵横、荒山秃岭,变成了现在绿成底色、生机盎然。一条条干沟重新流淌碧流,一座座荒坡披上绿装,安溪大地发生由黄到绿、由绿到美、由美到富的变革。这是党和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一代又一代水土保持工作者的执着付出,只因“绿水青山就是安溪人民的金山银山”。

推进水土保持,做好生态建设的故事,还在安溪不断上演着……(杨漳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