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学史·强警·为民 教育整顿福建在行动 >   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
漳浦法院吴成斌法官——用初心和智慧书写新时代法官青春
发布时间:2021-05-07 16:16:02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为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切实筑牢政治忠诚、强化先进教育、弘扬英模精神,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漳浦法院开展“先进典型培养树立”活动,发动青年干警见贤思齐、自我提升,向政治过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身边榜样学习,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浓厚学习氛围,推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

今天故事的主角叫吴成斌,80后的他于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考入漳浦县人民法院,现任该院赤湖人民法庭副庭长,工作11年,他由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城市宅男逐步成长为基层法庭业务骨干,他长期扎根基层人民法庭,因自己“懒”出来的磨刀工为审判插上智慧的翅膀,以自己“宅”出来的夜行时间为当事人化解矛盾,用自己“闲”不住的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他连续七年办案数位居全院前三,历年审判绩效排于全院前列,并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全市法院系统提升质效先进个人”、“漳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先后获得第三十届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优秀奖、第三十一届全市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二等奖等奖项。

图1:漳浦法院吴成斌法官.jpg

“懒”出来的“磨刀工”

入职之初,在刑事审判庭工作时,吴成斌同志即参与了“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此时量刑计算还是靠承办人手工进行,工作繁琐复杂且容易出错,能不能让量刑评议实现电子化,热爱编程的他加班加点,将量刑规范化标准转换成带vba程序,可以根据具体案情计算刑期的EXCEL表格《量刑评议表》,这样一张简单的表格,却能免去手工逐个检验数据之苦,该表格沿用至今并被其他法院所借鉴。也是这样小小的尝试,引发了他更多的思考:“懒”是人的本性,能让人产生“懒”这一念头的工作环节,不就是需要电脑程序代替的部分吗?

于是,他开始打着“懒”的旗号,对手中的审判工作进行了一些信息化的“升级”:电子文书生成辅助应用,只需一次录入审判数据,便可自动生成文书,该程序有效运用于多元调解工作之中,不仅为当事人和调解员提供便利,更是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为当事人提供“无接触”开庭?如何让身处异地的当事人顺利参加庭审?又如何在“云开庭”的同时实现庭审直播?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闲不住的他为法庭“量身定制”,在零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连接方式,实现“云开庭+庭审直播”双轨并行,敲响了漳州市法院“云开庭+庭审直播”第一槌。

而面对法庭“案多人少”矛盾的越发突出,他与同事通过创新工作方法,用活现有设备,实现了1名书记员在后台同时远程协调3场庭审,开启了漳浦法院“无书记员”庭审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法庭“案多人少”;面对当前诉讼服务平台繁杂的数据统计和管理需求,他又开始“奇思妙想”,开发了相关数据分析的小程序,让报表的细化统计变得简单高效。

工作之余,除了自学编程,他还静心钻研学术,将对智慧法院建设的思考转化为论文成果,所撰写的论文《市域治理背景下智慧法院建设路径再探索》荣获福建省第三十二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充分证明了分析问题他是“一把好手”,利用数据说话更成为了他的强项,与其说是“懒”,还不如说他是一名称职的“磨刀工”。

“宅”出来的“夜行者”

赤湖法庭,是他扎根10年的地方,家住厦门的他在赤湖法庭工作期间,娶了妻成了家,可他的家就安在了法庭。

他是同事口中的“宅男”,8小时工作之余,他不是在法庭撰写判决文书、整理装订卷宗、钻研审判业务,就是在送达、调解的路上,在当事人眼里,他是“夜行者”,夜间送达、夜间调解,成了他的常事。

因为农村作息时间的特殊,白天当事人大都外出打工,送达常常吃了“闭门羹”,为了提高送达的成功率,他在白天走乡串户送达时先在手机地图APP中定位好当事人家庭位置,再利用晚上村民回家吃饭的时间与法警驾车上门送达,赤湖法庭辖区半径为50公里,一来一回,常常已是深夜,但他从来都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有一年春节前夕,一名来自河南的货车司机来到了赤湖法庭求助,原来,他受卖主指示运载一车货物来到赤湖,却没曾想买主迟迟未支付货款。年关将近,打官司却需要时间,而货车司机着急返程过春节,吴成斌得知该情况后,同为异乡人的他深知到外地工作的不易,便立刻打电话通知买主到庭调解,买主回避不来的态度并未使他放弃,一心想着替司机讨回货款的他,早已忘了夜幕降临,来到当地村委会找到买主家庭住址后便一鼓作气上门帮司机催讨货款,当夜,买主并未同意付款,隔天他又联系买主到法庭继续调解,终于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场付款。那年年二十八,货车司机终于带着货款启程回家了。

春寒料峭里,他走乡串户化解邻里纠纷,夏日酷暑里,他苦口婆心调停家长里短,秋风瑟瑟里,他徒步跋涉山间小路急群众所急。靠着这样的坚持,成为法官办案九年来,吴成斌审结了2533件,结案率100%,结案数、结案率均名列全院前二,除了这些数字,当事人的肯定,更是对吴成斌9年法官生涯的认可。

“闲”出来的“热心人”

法律乃善良公正之术,真正的善良、责任,不需要豪言壮语,而是体现在每个案件细小、能为当事人多做点事情中。

在一起赡养纠纷的回访中,他得知70多岁的老人每季度都要骑自行车往返10多公里领取孙子的赡养费,此后只要每次送达经过该孙子住所,他都会顺路替老人将赡养费送到家中。有人告诉他不要太“闲”了多管闲事,可是他却说“老百姓不容易,我们法官能想到的尽量为当事人多想些,能做到的尽量多做些让当事人少跑路。”

在一起抚养费纠纷中,一名幼儿因患有白血病需长期治疗,其母亲不堪重负离家,从而引发了其家庭相关的多起抚养、婚姻诉讼,最终丈夫提起遗弃罪的自诉。他接手案件后,在一次次与当事人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心中的伤痛和对法官的期盼,他决定“多管闲事”,一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朋友找到媒体,为该幼儿发起了网络募捐,最终筹得善款10万余元,另一方面反复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一次次调解失败,一次次辗转反复,吴成斌并没有放弃,最终,他的热心和真诚打动了这个家庭,丈夫对刑事自诉案件提出撤诉,夫妻双方达成了和解。

这些年来,类似这样令人“棘手”“痛心”的案件吴成斌经常遇到,但是他始终用自己“闲”不住的爱心,使得冰冷的法律变得有温度,虽然每次都是经历千辛万苦,但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当自己能够运用法律帮助他人,能够通过努力为当事人重塑美好生活时,所有的身心疲惫、委屈无奈都微不足道。

时光星移斗转,岁月如流而逝。当年初入法院的翩翩少年,如今俯首低眉间也已经华发早生。十余载的人来人往、案来案去,或许未曾经历过气吞山河、一览众山的霸气,未曾感受到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刺激,但是,吴成斌同志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立身、修心、为民”是他的座右铭,他的点滴付出和努力,他的默默执着与坚守,无不彰显着一名法官,用自己平凡的青春,书写着司法为民的如磐初心。(漳浦法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