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聚焦党代会,高质量发展看泉州 >   高质量发展看泉州
贯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泉州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发布时间:2021-10-06 15:40:23 来源:泉州晚报

“小白”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惊喜

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目标

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善公交和停车系统。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摘自2016年泉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答卷

过去五年,是泉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服务水平提高和行业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泉州致力于贯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首个综合交通枢纽投用

日前,记者搭乘K1路公交车前往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车停在公交车专用候车场后,沿着连廊上的指示标识经过枢纽站内的客运站来到火车站出站口的走廊上,向外望去,是一个整洁的站前大广场。而几年前,这个广场是社会车辆停车场,也是公交车停车区、出租车通行通道,还有不时吆喝的拉客仔……嘈杂的环境饱受乘客诟病。

2019年,集枢纽客运站、集散匝道及配套市政道路等于一体的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投用,周边的交通组织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大型客车都有了专属的候客区,乘客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各类标志的引导可轻松到达。泉州火车站也形成了车辆、旅客“东进西出”的交通秩序格局,大大缓解了泉州火车站的交通压力。

环城高速“大环”闭合

2020年12月25日,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正式通车,这是泉州市“十三五”高速公路的收官之作,也标志着泉州137公里环城高速“大环”全线通车。

泉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泉州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55亿元,建成通车厦沙高速德化段、安溪段和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等3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高速通车里程106.67公里,实现县(市)政府所在地15分钟以内、绝大多数乡镇半小时以内可上高速。普通国省干线建成9个项目,新增里程95公里,基本形成“四纵三横四联”国省干线公路网。

过去五年,泉州农村公路建设改造1384公里,通车总里程位列全省第一,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达三级以上公路,全市拥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4个。

多彩交通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缓解城市“出行难”“停车难”,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2016年6月30日,泉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启用,一时间公共自行车“小黄人”在全城掀起了绿色环保时尚的“骑行风”。除中心市区的鲤城区、丰泽区,“小黄人”的脚步还延伸到洛江区、台商区、泉港区、泉州开发区、安溪县。

为配合泉州“城市双修”规划发展工作的需要,2016年在全省首创块状运营模式,于古城区6.41平方公里内开通微公交“小白”,搭乘社区巴士“小白”已经成为古城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今中心市区已形成常规公交、中型公交“小蓝”、微公交“小白”、公共自行车“小黄人”、公共人力三轮车“小红”等为一体的“多彩交通”体系,既丰富了泉州人的出行体验,也给来泉游客带来别样的惊喜,让人们体验“公交+慢行”的公共出行生活。

如果说硬件设施的投入让市民出行多了选择,智能化则让市民出行更便捷。近年来,泉州着力打造智慧交通,2019年12月2日,继泉城通APP、支付宝、公交卡等支付方式后,微信扫码支付也正式在泉州公交车上线。

阅卷

独特“慢交通” 重温“从前慢”

9月7日,泉州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主线全线通车。在少林路上班的王女士特别开心,因为她的家在东海,按以前的路程,开车要40多分钟,遇上堵车要更久,而如今只要20多分钟,而且路特别好走。

动车、飞机、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快速通道……泉州日新月异的立体交通网络,让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也让市民的出行也越来越便捷。同时,在泉州老城区,一种独特的“慢交通”也为市民提供亲切的服务。

“复古三轮车现身街头,不仅保留了老城区的风味,也弥补了老城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短板。”家住市区中山路一带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她90来岁的母亲住在新门街,娘家在通政巷,为给老人家解闷,他们经常邀请母亲娘家的亲朋好友到新门街“话仙”,由于老人家年纪较大,虽然只有一二十分钟的路程,但是每次都走得气喘吁吁。古城有了“小红”,去年开始,他们就专门约“小红”三轮车司机接送老朋友们,一周会有四五天时间用到“小红”。

除了“小红”,让人们点赞的还有“小白”。暑假期间,来自杭州的游客方先生带着家人,坐着古城旅游专线的“小白”,慢悠悠穿梭在古城的景点间,欣赏着街道美景,品尝着地道美食,真正感受着古城的“慢生活”。(陈小芬 庄丽祥 林泳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