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探寻福建百年红色历程 讲好福建故事 >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九龙江畔绘新篇 百舸争流正当时
——讲好福建故事 中国网海峡频道走进漳州探寻乡村振兴“漳州样板”
发布时间:2021-07-27 14:45:30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中国网福建讯 东南之夏,满目苍翠,层林叠嶂,繁花似锦,如诗如歌。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无限生机。

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坚持探索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出台《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漳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重点任务》《推进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漳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意见》《漳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机关联动乡村 党建引领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推进乡村振兴100项重点任务,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实施现代农业“六化”行动等。如今,在漳州大地上,一幅幸福乡村的画卷正渐绘渐美!

图片 22.png

△ 漳州风景一隅。文明在漳州微信公众号供图

 乡村振兴服务站 农民群众的行政服务中心

“现在我们的农民也有了自己的行政服务中心,以前十多天才能办下来的事情,现在十分钟就行了。”漳州市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漳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乡村振兴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以“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作为标准,为村民提供党务、村务、社务等便利化服务,打通服务农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图片 2.png

△ 漳州市丰田镇东方村乡村振兴服务站。漳州市乡村振兴办供图 

“我市聚焦群众反映‘渠道少、流程多’的问题,引导整合农村‘六大员’、各类村级队伍和平台资源的土地流转、农房审批、计划生育、社会保险、民政救助、法律服务等服务内容,完善乡村服务站的功能体系,减少群众办事‘跑来跑去’的经济负担和‘想来想去’的心理负担;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优化网上便捷办理服务、菜单式预约服务等功能,引导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上传信息反映问题,为村民提供线上线下互动的多样化、便捷化服务;建立‘即报即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实时搜集工作任务和群众诉求。据统计,目前我市已受理服务事项11.3万件,办结率达98%以上。”采访中,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图片 4.png

△ 漳州市南高村乡村振兴服务站。漳州市乡村振兴办供图

为理顺“职责线”,让群众更满意,漳州市将村两委干部、农村“六大员”纳入乡村振兴服务站,建立以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干部为执行人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政服务职能下沉的作用,将群众诉求解决在一线,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任务,由服务站统一收集、分类、上报,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针对基层部门“九龙治水、推诿塞责、一拖再拖”等现象,漳州市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对疑难杂症问题一事一议、专项协调,有效突破部门权责不清楚、配合不到位的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干群关系。

图片 7.png

△ 漳州市靖城村乡村振兴服务站。漳州市乡村振兴办供图

“有了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与执行,制度就会沦为‘摆设’,就拿长泰区的坂仔镇来说,全镇织密‘监督网’,实行进度透明化,建立工作台账,根据每项任务的不同进度情况,在LED显示屏上按照红色未完成、绿色执行中、蓝色已完成进行标识,每项任务备注栏都有对应的责任干部和联系方式,群众可直接向责任干部咨询,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督办常态化,将乡村振兴服务站的建设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不定期开展乡村振兴服务站‘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督促、限期整改。设立服务评价反馈平台,按‘好、中、差’对干部进行打分,得分结果作为量化考核干部的直观依据,对表现较好的干部进行肯定表扬,对群众反映满意度低、办事效率低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监管民主化,积极动员乡风民风监督员、乡村理事会成员、退休老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为乡村振兴服务站建言献策,对反映服务站建设实质性、建设性意见建议的村民给予适当奖励。”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漳州市实现乡村振兴服务站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特色乡村游 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

七星瓢虫屋、多彩民居、彩虹桥......走进漳州市华安县官畲村,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畲家阿妹们身穿畲家独特的“凤凰装”,高盘彩花装饰的长辫在村口印有“官畲”二字的巨大牌坊下,着有力的鼓点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跳起迎宾舞。

图片 8.png

△ 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风貌。漳州市乡村振兴办供图

官畲村,位于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九龙江北溪河畔,地理位置优越,海拔470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福建省唯一以“畲”字命名的畲族村落,人口近500人。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福建省首批金牌旅游村”等荣誉称号。

图片 19.png

△ 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风貌。

“官畲村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特色村寨,全村茶叶种植1600多亩。该村土地以红沙为主,常年多雾,茶叶品质上乘,茶叶价格较好。如今官畲村家家户户种茶,全村优质铁观音茶园1658亩,茶叶加工厂88家,茶叶加工机107台,畲寨茶业专业合作社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同时注册商标‘官畲’为漳州知名商标。茶叶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图片 21.png

△ 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民族风貌。七彩官畲公众号供图

“近年来,官畲村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村民依托优良的土壤和水质还有天气多云雾的生态优势种植优质铁观音茶。在茶叶种植基础上,促进茶叶深加工,加强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按照标准化要求,统一施放有机肥,统一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喷酒生物农药,手工采茶,精心制茶,全面推广无公吉生产,走绿色产业之路,保证茶叶品质提升。”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官畲村的茶叶远销北京浙江、上海等地,许多游客更是因为官畲村的茶叶慕名前来观光。

茶业能富民,旅游可兴寨。据介绍,除了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外,官畲村建起了特色村寨,借力畲族风情广场、畲族文化陈列馆、畲族文化长廊、旅游步道等项目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经济。2018年,引进漳州旅投集团,在官畲村特色村寨投资4000多万元的基础上再投入2000多万元,进一步提升官畲风景区品位,实现农旅深度融合。

图片 10.png

△ 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风貌。漳州市乡村振兴办供图

“现在,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官畲村集体和畲民收入的另一重要来源。畲民经营的特色小吃、特色商品店30多家,农家乐10家,民宿11家,外出打工的村民全部回乡创业,仅在旅投公司就业的就有50多人,村集体每年可收益上百万元。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人5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突破2万元,超过全镇和全县的平均水平。”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官畲农民依靠旅游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一度作为落后代名词的“官畲”,如今成了华安富美乡村的热词。

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入画来。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正是漳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漳州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推进,重点打造110个特色样板村,涵盖城郊融合型、滨海渔村型、山区特色型、田园风光型、文化旅游型等5种类型;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优化升级28条线路,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串点连线成片”39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额3.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5.43%。

精准发力促振兴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新建的村民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惬意享受快乐时光,干净整洁的道路通到了家家户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富裕、美丽、舒适、整洁已经成为美丽乡村的“代名词”。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漳州市长泰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昂首向前的姿态,坚持全域谋划、一体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阔步前行。

图片 12.png

△ 长泰城区全景区。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直以来,我区聚焦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精准发力、驰而不息,制定以奖代补办法,采取‘区级补助、镇级配套、金融支持、村民自筹’的资金保障方式全域推进农村裸房整治,对裸房外立面整治每平方米区财政补助20元、乡镇财政补助10-30元,金融‘安居贷’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必须要打的硬仗,长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勇仕告诉记者,长泰区加快推动全区农村裸房整治,力争三年实现农村无裸房。

图片 14.png

△ 长泰东城区。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让群众出行有保障更安全,我们实施了全区农村公路亮化提升改造,将亮化工程纳入新(改)建农村公路建设内容,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用。推进自然村道路、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全覆盖,打造亮亮堂堂的农村夜间环境。”黄勇仕副局长向记者介绍道,“村容村貌提升方面,我区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村庄家园清洁行动月活动,推动村庄清洁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加强村庄‘三线’整治,试点推进管线下地。同时大力推进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外筑美丽‘大家’,内塑温馨‘小家’。”

图片 15.png

△ 长者食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我们采用‘政府搭台、社会资助、村居运营’模式,利用祖厝、祠堂、幸福院、老人服务中心等现有场所,广泛发动社会慈善力量参与,精心打造一批长者食堂示范点,为60周岁以上低保、五保、失能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膳食等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黄勇仕副局长告诉记者,乡村精神文明振兴的起点应该从尊老敬老孝老开始。目前,全区有12个村(居)开办长者食堂服务老年群众,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图片 16.png

△ 《乐呵呵》摄于长泰岩溪青年果场。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我区坚持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六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目标培育特色乡村产业,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示范带动全区‘串点连线成面’,策划多条乡村旅游新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黄勇仕副局长表示,长泰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培育乡村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互相促进,为广大村民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注入更大动力,实现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有机统一。

图片 18.png

△ 省内规模最大旅游综合体-天柱山欢乐大世界。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久久为功,常治长效。“产业旺了,环境美了,村民富了,长泰区实行联动机制、运行机制、治理机制‘三种机制’,形成了融合自治、德治、法治为一体的长泰乡村治理标准化体系,推动基层治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标准化、善治化之路,不断激发乡村可持续发展动力。”黄勇仕副局长表示,长泰区将抢抓撤县设区新机遇,奋发有为,苦干实干,走出一条具有长泰特色、赶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长泰区正是漳州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下一步,漳州市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开展“机关联动乡村,党建引领振兴”行动,分类分步实施乡村振兴“一村一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保障乡村振兴投入需求,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创新人才培育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黄娜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