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交流合作 共谱融合新篇】福州长乐:深化闽台乡建乡创合作 绽放“振兴之美”

来源:中国网 | 2024-06-27 11:26:51

编者按: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闽台融合,是今年海峡论坛上各界嘉宾最有感的话题之一。中国网海峡频道策划推出“深化交流合作 共谱融合新篇”主题系列报道,立体呈现福建在扩大民间交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的新作为、新成效。新时代,闽台融合发展站在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一幅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碧波浩渺的东海之滨,福州长乐与台湾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跨越海峡的文化历史渊源。正如古诗所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更是对福州长乐与台湾深厚文化情谊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为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新路,助力福建乡村振兴,福州长乐以同宗同源的村镇作为“舞台”,诚邀台湾团队以“陪伴式”入驻乡村,打造乡村旅游IP、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同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

借鉴台湾经验打造特色IP  让乡村“火”起来

“我们台湾团队的作用就是把台湾优秀的乡村振兴经验带来大陆。”来自台湾的福州森一制作空间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设计师李宪文说。

潭头镇地处长乐区东北部,北隔闽江与琅岐岛相望,拥有依托江海交融的自然风貌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其中,潭头文石村有着与台湾同源同种的妈祖文化,拥有天妃庙、登文道、马山炮台遗址等文旅资源,但还未形成产业链,在文旅发展上还有一定空间。

image.png

潭头镇文石村状元街 陈思佳 摄

“我们打算以台湾九份的经验来打造文石村状元街,通过打造独特的城镇IP,让城镇‘火’起来。”李宪文介绍说,“如九份芋圆一样,我们也计划围绕状元街登文道‘海上科举之路’做‘文章’,将文石村建设成为集状元文化体验、湿地观光、自然研学、海防教育、生态康养于一体的魅力休闲乡村,打造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作为大学教师的李宪文还计划未来在潭头镇实行“研学”“教研”方案,将大学生引入潭头镇,共商乡村振兴之计。

在罗联乡,台湾团队同样致力于将台湾经验应用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上。“我们在罗联乡的闽台乡建乡创中发现罗联乡在吴村村的基础建设已非常完善,而且已经有了陶艺老师在此处建立了自己的陶艺基地——‘世外陶源’,吸引了不少游客。所以我们想到将‘打造台湾IP的小品艺术村’经验套用在吴村村文旅发展上,希望借由村民的小品艺术带动村民多样性发展。”福建噶玛兰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罗联乡台湾团队负责人黄德祐表示。

激发地方内生动力  让乡村“活”起来

“打造乡村IP就是为了给乡村注入新活力。”福州森一制作空间设计有限公司台湾团队主理人林腾翔说,“乡村活力在于产业和人,发展乡村产业,既要做产品,也要做IP。如何引新人、留住人是乡村振兴‘血液循环’的关键。”

在“如何做好‘人’的文章上”罗联乡团队已先行一步开展了相关内容,“我们采取了人才振兴为第一要素的方针,借人才培训的方式逐步地将小品艺术在村内推广,将村民纳入素人艺术计划,并最终实现增加当地村民收入目标。”罗联乡负责人魏淑玲说。

image.png

罗联乡村民参加人才培训

“我们在罗联乡建乡创中心完成技能培训后,将入驻鸟语林为游客提供彩绘、拓印、烘焙等手工DIY体验,收入也能翻一番!”吴村村村民姚珍参加了罗联乡人才培训课程,对她来说,培训课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彩绘水平,还为今后迎接游客做好了准备。

据了解,目前,罗联乡已组织了12堂彩绘鸟屋培训课程、3场对外活动,共培训村民30余人。未来,还将陆续展开拓印、纸黏土、明胶版画等4种课程。

长乐区台港澳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长乐区已签约5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服务罗联乡吴村村、潭头镇文石村、鹤上镇青桥村、首占镇岭头村、梅花镇5个镇村建设项目,计划到2025年共打造15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目前正在组织乡镇(街道)积极争取省级奖补资金,协助乡镇(街道)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保障闽台乡建乡创项目良好运行,为长乐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注入新活力。(陈思佳)

推荐阅读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阅读大会在福州开幕
【深化交流合作 共谱融合新篇】福州晋安:注入“融陆”新活力 打造两岸交流合作典范
【深化交流合作 共谱融合新篇】福州马尾:拓展两岸经贸合作 共筑创业就业新沃土
姐妹携手·心心向融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台湾嘉宾来泉考察交流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在厦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