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泉州故事·返乡记⑬】周杭托:“唤醒”龙潭谷

来源:中国网 | 2024-06-15 09:29:32

【编者按】为更好引导广大群众和海内外泉籍乡贤,投身和美海丝侨乡建设,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主办,中国网海峡频道执行,开展“乡村振兴泉州故事”之“返乡记”主题宣传,以乡贤返乡促进乡村振兴为主线,深入到泉州各县市区各镇村,讲述华侨、企业家、艺术家等乡贤群体推动乡村建设、构筑和美乡村的“乡村振兴故事”,营造“乡贤促振兴”浓厚氛围。

从泉州市区,进入龙潭谷,从熙攘到宁静,仅仅间隔一个多小时。龙潭谷风景区位于安溪县虎邱镇竹园村,海拔600米左右,峡谷内奇形怪状的岩石峭壁随处可见,两相映照,龙潭湖如同镶嵌在青山环抱下的琥珀,一汪湖水清澈瓦蓝,空气清新,鸟鸣啾啾,竹风摇曳,宛若闯入了一方神秘的“山水画廊”。景区内外,道路平坦宽敞,各种民宿房舍、研学设施、游客中心、餐厅等配套一应俱全。自然山水与人工布置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很难想象,11年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原生态山林,龙潭谷仿佛是大自然金屋藏娇的“睡美人”,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从“莽山林”到“闽南小九寨”的蜕变,都源于一位归乡的游子——周杭托。

image.png

周杭托 受访者供图

南方创业 离开龙潭谷

周杭托,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土生土长的竹园村人,他在竹园村渡过了幸福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最难忘的记忆都发生在竹园龙潭谷的山林里”,周杭托说:“我们在龙潭谷森林里爬树、掏鸟蛋、烤地瓜,站在高高的树上唱歌,望着蓝天上朵朵白云发呆,困了就躺在树下睡觉,夏天最热的时候就跳到龙潭湖里游泳……”。

周杭托口中的“龙潭谷”,就是现在的龙潭谷风景区。

image.png

龙潭湖俯瞰 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八十年代,安溪县还是个贫困县。家境的困顿迫使周杭托早早地辍了学,外出劳务来贴补家用。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路过村里的外乡人都说南方到处是黄金。周杭托来了兴趣,于是,1989年,怀揣着借来的微薄路费,周杭托孤身一人前往珠海市。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面孔,每当夜幕降临,周杭托的心总会飘向遥远的“龙潭谷”——那个他童年的乐园。龙潭谷的绿树、清泉、鸟鸣,都如一幅幅画卷在他心中展开,成为他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慰藉。

经过两年的辛勤工作,周杭托逐渐熟悉了珠海的市场环境,他发现珠海地区对茶叶有着巨大需求,刚好安溪正是名茶铁观音的故乡。凭借着坚韧精神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周杭托的茶叶生意逐渐崭露头角。积累了第一桶金后,周杭托开始涉足餐饮、投资等领域,创业二十多年,周杭托创下的珠海市茗香园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珠海市福海茗香园贸易有限公司),珠海市益品贸易有限公司,逐渐在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功成名就的周杭托会满足于大城市的繁华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到儿时的小山村,回归那片养育他的土地。

就这样,周杭托踏上了建设龙潭谷的“漫漫旅程”。

文旅融合 叫响龙潭谷

从2013年挖掘机铲开第一杯土开始,到2016年3月龙潭谷游客服务中心的落成,直到2024年的走上正轨,11年时间仿佛弹指一挥间,从一块纯粹的山林地到辟出高低错落、蜿蜒起伏的宽窄道路,以及远远近近从无到有“生”出的各处场所设施,周杭托说,这里跟人工有关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不光是用钱砸出来的(他粗略计算,11年来投入资金已经超出1个亿),更多的是用汗水浸泡出来的,用心血凝聚出来的。

image.png

龙潭谷景区大门 受访者供图

一切艰辛,历历在目,周杭托直言:“龙潭谷就是他的第五个孩子。”当谈及这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时,周杭托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强调:“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环境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资产。”

为了让更多人拥有这些“宝贵资产”,周杭托带领团队共同硬化了8公里的自建道路,协助镇村拓宽改造了4.6公里的道路,使得这片土地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修建了9座蓄水坝,为土地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引进了养殖业,建设了标准鱼塘31亩,放养了十万多尾光鱼。种植了100亩的有机生态铁观音(顶级品的铁观音——红蕊歪尾桃),建设了百茶品种园,为了让游客更好地进行茶园观光,周杭托还精心设计了茶园观光道和林下步行道。此外,他还建设了儿童游乐园、水上乐园、平步青云(空中天梯)、空中自行车、丛林穿越、呐喊喷泉等设施,丰富周边亲子游客的硬件设施。

image.png

平步青云设施 受访者供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果不断显现,让周杭托逐渐的豁然开朗,感到信心倍增。2022年,龙潭谷还获评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网红桥、观鱼池等等逐渐成为泉州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还有天然游泳池、康养垂钓园、露营小镇、亲子游乐园等都是周边亲子游的的“网红打卡地”。

image.png

儿童乐园 受访者供图

周杭托欣慰地看到,昔日的“睡美人”正在苏醒过来。而事实证明,自己所打造的龙潭谷在休闲康养等方面释放的巨大潜力,正是顺应了乡村振兴和文旅经济兴起这一时代潮流,由此他更坚定了景区持续发展的希望。

下一步,周杭托计划推广红色文化研学。安溪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安溪境内曾经的安南永德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县人民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创建的一块红色苏维埃区域,是闽南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福建的“第二个闽西”。

image.png

龙潭谷景区 受访者供图

基于此,周杭托认为这份红色记忆必须让更多的人铭记,特别是青少年。为此,周杭托在景区内开发设计了一个独特的体验项目“重走长征路”,运用场景模拟出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八大战役的艰险环境。

在周杭托的不懈坚持下,如今的龙潭谷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引领者,节假日平均每天2000多人的客流量,不仅带动了虎邱镇乡村旅游,更带动周边村民餐饮、农产品的销售,同时为当地村民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终于,曾经罕见人迹的山谷化身为充满希望的绿色家园,回望十多年的开荒路,现在周杭托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林锦旺 许泽龙 陈雨晴 王玲玲)

推荐阅读
安溪剑斗镇御屏村——从“山沟沟”到“山顶明珠”
安溪剑斗镇双洋村——新集镇中的绿色明珠
“我在乡间有亩田”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南安市仑苍镇:全力实施“三到位”掀起和美乡村“夏季攻势”
南安翔云沙溪村:一个小山村的“网红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