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文旅数字化实践

来源:中国网 | 2024-06-15 09:20:11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数字经济、文旅经济等“四大经济”作为战略重点,泉州市鲤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依托世遗古城品牌势能,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

重投入,搭好数字文旅基座

数字文旅基座是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鲤城区坚持两手并重,软硬兼施,夯实基座支撑。在硬件上,投入5900万元建设了1180个5G基站,5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可靠的网络连接、更优质的数据处理能力。在软件上,投入800万元对全区223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覆盖数字化记录,建成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对10大类964项非遗线索进行数字化处理,为最具代表性的72个项目及其传承人制作纪录片资源,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打造“泉腔鲤音”闽南语学习平台,汇编1万个闽南语常用词组、3500个闽南语常用字的闽南语府城音文白读发音和书写,为闽南方言保护传承提供数字化方案;整合辖区内博物馆资源,推出“刺桐博物之城”小程序,集纳68家展馆,2023年底上线以来已为1万多人次提供导览服务。

重创新,建好数字文旅中台

数字文旅中台是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鲤城区强化政企联动、合力构建,通过对海量文旅行业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加工,形成标准数据再整合再运维。在政府层面,对已有数据库、监测系统加以整合,建设快速响应创新、智能预判需求,实现数据驱动的文物监测、旅游调度、智慧城管等数字中台,接入全区“一网统管”指挥系统,串联保障旅游服务要素。其中,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国家、省、市级文物的监测中台,通过建设物联网信息化数据汇聚系统,实时分析处理文物数据,有效预防文物险情,做到文物安全信息可溯源,自2023年7月25日运营以来,及时处理文物安全隐患200多起;在国家旅游休闲街区中山路和国家夜间经济聚集区西街、以及开元寺、关帝庙等游客密集景区景点建成游客监测调度平台,动态掌控区域人流变化、游客流入结构,合理导流分流;数字城管2023年以来累计执法6.2万件。在企业层面,将世遗古城数字文创产业基地建成辖区文化旅游企业数据中台,汇聚200多家”数字+大文创“企业入驻孵化、建圈强链,培育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

重活化,用好数字文旅场景

活态化场景打造和运用是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鲤城区从挖掘转化、活化利用特色文化入手,多渠道创构“好看好玩、高级低碳”的数字文旅场景。一是沉浸式场景。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支持推动在泉州古城主街区(中山路、西街)建设蔡国强175艺术馆、北京荣宝斋数字文化生活馆、“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泉州站”打造集光影、声音、叙事于一体的室内数字化场景;在主街巷利用多屏联动+裸眼3D,推出“探秘世遗·觅境鲤城”等开放式场景;在景区景点推出智能语音导览,涵盖古街巷、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8大类共229个点,同时配合做好世界遗产数字化全息影像展示,为游客从听觉、视觉角度呈现古城之美。二是时尚式潮玩。深入挖掘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内涵,融合当代艺术与国潮艺术,创新打造泛文旅潮IP。比如,结合城市文化,培育打造“海丝家族”城市超级IP动漫形象,开发20多种衍生周边文创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务系统、公交系统、城市营销等十余个场景。比如,搭建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平台,孵化培育形成生肖文创艺术IP。2023年春节“泉州兔兔”艺术装置火爆出圈;2024年春节“十龙九子”艺术IP再爆全网,带动开发30多种文创产品,摸索出政府搭台、民企参与、市场运营、多方共赢的文化IP2.0合作模式。在这个模式基础上,目前已着手策划2025年蛇年IP,力求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三是互动式体验。适应客群、消费等领域新需求,通过数字导览、数字成像等手段,发展数字文旅新业态、拓展文商旅新体验。在泉州府文庙,打造龙年贺岁剧游《孔圣赐福·召唤神龙》,为游客带来成长性的剧情故事引导+知识答题+闯关排行榜,实现一部手机穿越旅游、研学古城、解读世遗,上线两个月已有5万人参与剧游。

重提升,做好数字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是发展趋势,也是新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鲤城区深入推动以AI为主的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相结合,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AI助力智慧旅游。推出AI游古城智慧讲解系统,2023年国庆节,以开元寺为试点,以海丝家族中的“和和”为虚拟人,采用国内领先的AI大语言模型与数字人技术,为游客提供24小时旅游智能讲解服务,累计用户达5万余人,该项目参加工信部“2023产业融合发展——虚拟现实创新大赛”获得创新奖。今年“五一节”对辖区内8个世界遗产点进行全覆盖智能讲解,并探讨3D还原古城名胜古迹、搭建空间营销平台以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二是AI助力民宿管家。以打造全国遗产地民宿管家重要培养基地为目标,实施AI民宿管家技能培训计划,将民宿管家培训分为标准、世遗特色、AI智能三个层次,从今年开始每年培育30名以上民宿管家实现持证上岗,实现专业化、智能化客服创新功能。三是AI助力营商创优。近期,以海丝家族成员“泉泉”动漫形象打造数字人,推出“AI智能政务助手”,存储近3000项办事服务事项、输出约10万条政务问答储备,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方位政务咨询服务。2023年底以来,访问数达1.2万人次,对话数达8000余次。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下,鲤城区数字文旅经济成效明显。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长,2023年旅游收入、旅游人数突破“百亿千万”,位居福建省前列;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提升作用下,全区数字产业增长率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一,数字文旅场景、数字文化传播进一步拓展,吸引了国内外宾朋纷至沓来,酒店住宿载体日常、周末、长假入驻率分别达到60%、80%、90%以上。下一步,鲤城区将继续发挥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打造泉州古城智慧文旅大脑,催生更多智慧文旅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在福建省“数字经济”“文旅经济”发展大潮中立潮头、当先锋,为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文旅迈入新赛道提供鲤城新样本。(黄辉灿)

推荐阅读
【泉州市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德化县国宝乡佛岭村:以旅兴农 文旅融合
福清的文艺新地标 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福建晋江:“畅行工程”再升级,机场网约车无忧换乘YYDS
【泉州市乡村旅游典型案例】晋江市新塘街道梧林社区:凤栖梧林 凤凰涅槃
厦门金沙书院落成 尽显“海丝”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