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延平:“废弃”笋壳成为湖羊的“香饽饽”

来源:中国网 | 2024-06-12 10:44:47

10日,记者走进南平市延平区洋后镇后坪村南平市闽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湖羊养殖场内,看到在标准化养殖圈舍内,工人们把经过发酵加工的笋壳放入食槽中,一旁膘肥体壮的成年湖羊正伸长脖子,卖力地吃着笋壳饲料,笋壳饲料已成为湖羊十分喜欢的“营养美食”。 

image.png

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悉,延平区竹林面积62万亩,有着丰富的笋竹资源。但每年竹笋上市后,竹笋加工销售产生的大量笋壳处置成了一大难题,而随意丢弃,还污染环境。为此,延平区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区位优势,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战略部署,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实现废弃笋壳资源的循环使用,构建可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公司每年加工销售产生的笋壳废料达3000吨左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鲜嫩的笋壳被二次利用,减轻环境污染负担,在区委区政府的协助下,我们多次前往省内外取经,探索以笋壳饲料化为代表的秸秆利用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湖羊产业,来有效解决笋壳等废弃物处理问题,既变废为宝,又能实现生态化养羊。”闽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光武介绍道,鲜笋壳中含11.3%粗蛋白,远高于玉米、小麦、稻草等秸秆饲料,并富含多糖、黄酮类、酚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丰富。若加工作为饲料,对别的家畜来说也许过于粗糙,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但对湖羊来说,却很耐受,且对其生长有很大益处。

但只有在竹笋大量上市的时候才有鲜笋壳,而鲜笋壳中含有86%的水分,极易腐烂变质。“延长笋壳的保存时间,就要控制好笋壳中的水分。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我们反复实验对比,成功获取笋壳发酵多联酵素配方。经粉碎微生物发酵青贮处理后的笋壳等下脚料,不仅满足了湖羊的营养需要,还实现了贮存一年不变质,让笋壳饲料可以四季供应。”陈光武告诉记者,养殖以笋壳为主要食物的湖羊,和传统的吃饲料长大的湖羊相比,不仅养殖成本更低了,而且羊肉肉质口感更为细腻、味道也更为鲜美,深受食客喜欢。目前,公司湖羊养殖规模已达存栏6500只,年营业额达350万,其中笋壳饲料占总饲料用量的50%。

“废弃”笋壳作饲料,让“羊笋共融”,笋壳青贮作湖羊饲料成功后,延平区除了积极推广此项技术外,还继续深耕生态农业新模式,将湖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羊尿与羊粪,用于养殖基地周边的果树园与竹林园,实现了“竹林→竹笋→笋壳→湖羊→羊尿与羊粪→果树与竹林”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改变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过程,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也成为了延平“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与乡村振兴的真实缩影。(李海玥 游立成 林家炀)

推荐阅读
三明尤溪县自然资源局:强化业务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南安市诗山镇“三强化”推进和美乡村创建
南平政和:小土豆成为“金豆豆”
南平建阳:农技人员奔赴一线 为农民生产自救支招
用活“四方约谈” 音西街道筑牢乡村工程质量“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