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④】吴宗燕:要做不被标准定义的传统岩茶

来源:中国网 | 2024-02-11 19:35:05

【编者按】“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古往今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岩韵是什么?岩韵源自哪些方面?在“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已经成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背景下,岩韵之于武夷岩茶发展有哪些意义呢?带着这些疑问,年终岁首,中国网海峡频道携手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开展“何以天心 探寻岩韵”主题新春走基层采风活动,走进岩韵源头武夷街道天心村,探寻岩韵背后的茶产业传承发展之路。

碧水丹山育奇茗,而武夷岩茶名冠天下,却离不开天心村人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传承与发扬。岩茶是集品味与千年制茶技艺于一体的“珍木灵芽”,如今的现代设备逐渐融入岩茶的揉捻与烘干等工艺流程,让武夷岩茶制茶技艺更加成熟,制茶技术更加先进,此外还衍生了专精岩茶的农学院,岩茶具有了走向规模化与标准化的条件。

规模化、标准化是武夷岩茶的必由之路吗?对此,天心村“岩韵宗匠”——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市天心岩茶协会会长、福建武夷山北岩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宗燕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源自核心产区的武夷正岩而言,岩韵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而“岩韵”正是岩茶个性化、生命力的代名词,一味追求标准化,便会让人遗忘了真正的岩骨花香。

image.png

吴宗燕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蔡瑛 摄 

岩韵自天成,是不可复制的大自然生态

“岩韵来源水土,是小气候、小环境才有的。”岩茶具有极强的风土属性,是一种对微观自然环境高度敏感的产品,要讲究时令、土壤、光照与茶树生长状态。同一山区的岩茶,不同的山头、山体、山中、山下,甚至南北方位不同,风味都是不尽相同。也正是得益于此,岩茶的风味呈现,复杂多样,在所有的茶类中是无出其右的,这份复杂性代表着大自然延伸出的不可复制的生态,是“正岩”成为顶级茗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一泡茶的岩韵成与否,岩茶生长品质是基础,也是先天决定因素。“不同山场的茶,味道都不一样,岩韵是一种很活的东西,不要用标准驯化它。”吴宗燕说道。若是为“正岩”茶的制作工艺、风味呈现制定统一标准,这便让岩茶失了“岩韵”,失了“本真”。

另外,吴宗燕认为,“岩韵”所体现的岩骨花香,岩骨就是山场,花香就是技术,山场是最核心的,技术仅仅是辅助,二者排序,技术是排在后面的。因为,为品岩茶风味,仅靠天心村内有限的“正岩”产量只能满足金字塔顶端的很小一部分消费者,根本无法以量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影响。

传统历久新,以恪守为使命

“我一定要做传统型的。”什么是传统?是坚持不被标准定义的岩韵,是坚持古法独特的炭焙工艺,是传承岩茶从古至今的香味记忆。如今制作岩茶,讲求各道工序都能掌握融通,“按照以前岩茶制作的传统,一个人只能做一件事。学徒学做青,那就是一辈子都做青。”吴宗燕说道。专心只做一道工序,专注只研究一道工艺,才能到达臻境,炉火纯青,从极简到极致。正是像吴宗燕这样的岩韵宗匠,以恪守传统为使命,守护这一方碧水丹山,才能留得住正岩的精与魂,让岩茶在现代动荡的市场中依旧屹立,不断焕发蓬勃的生机。岩韵自天成,来源水土,经过一代又一代天心村人的坚守,似乎又为岩韵注入了新的诠释,那就是传承,将传统技艺深植于人的记忆中,让每一片茶叶都讲述着一代又一代茶人毕生追求传统技艺的笃定。(刘伊林)

推荐阅读
南平松溪:绘好“春耕图” 育出丰收“好苗头”
南安市诗山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赋能促振兴
南平邵武发展早稻种植面积4万亩
新探索!南平松溪打出“组合拳” 蹚宽蹚实强村富民之路
“耕读泉州”系列活动在泉州市永春县正式启动